吕不韦“兼儒墨,合名法”,把春秋战国期间百家的精华采集起来,熔于一炉,铸成“霸王道杂之”的“之治”的精品。他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孝”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到战国时期,“孝”文化渐趋成熟。吕不韦是称引和张扬“孝经”的靠前人,并把亲子之情、师生之谊、君臣之义融汇于“大孝”的观念之中,使之更具社会性。吕不韦开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先河。吕不韦是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天地万物,人之一身也,此之谓大同。”他认为,天地万物虽各异,但像人的身体一样,足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着“大”的“同一”性。从此,中国文化中“天下大同”的概念获得了崭新的含义。郭志坤、陈雪良著的《提问吕不韦(弃商从政著述春秋)(精)》以问答的形式,分弃商从政、著述春秋、效法天地、孝治天下、兴王典礼、杂家之父六章,简单而清晰地介绍了吕不韦出生、发家、从政、被废贬等传奇的一生以及《吕氏春秋》的丰富思想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