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十三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规划教材》面向医学高等院校本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强调临床与基础结合,遵循三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启发性、先进性)的原则,以基本知识为主,重点突出。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师生好评,第1版(2003年)、第2版(2009年)、第3版(2013年)分别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版保持了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细菌学总论和病毒学总论)、致病性细菌各论、医学相关病毒各论、真菌学的知识框架,这种编排方式既可显示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物学和致病性差异,又能说明人体对微生物感染应答的共同规律(致病和免疫),实践证明此编排方式有助于建立医学微生物学的整体观。 《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十三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规划教材》本次改版补充了近年的重大进展。例如新增了与感染高度相关的固有免疫机制、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寨卡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等知识。近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许多微生物被重新分类和命名,例如肝炎病毒、汉坦病毒和肠道病毒,本次改版也做了相应的更新。此外,对第3版的个别章节进行了拆分和合并,例如将原第9章“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拆分为到本版的“消毒、**与生物安全”和“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等章节。各论部分兼顾生物学分类和临床疾病编排,适度减少了前版主要以生物学分类编排章节的比重,以使教材更贴近临床实践。《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十三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规划教材》继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大量图表归纳,提高可读性。为便于快速掌握章节的重点,每章后还附有小结。此外,出版社还在其网络平台提供了微课视频、试题、拓展知识等学习辅助资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