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
[美] 迈克尔·托马塞洛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17885
原价: ¥56.00
销售价:¥15.38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心理百科
作者 [美] 迈克尔·托马塞洛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故事将以我们的祖先类人猿作为开头,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 。自从达尔文开始,思想家难以从根本上找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异所在。心理学思想家迈克尔·托马塞洛以数据和实证讲述了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故事将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思维独特性到底是什么?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托马塞洛超过二十年的人类和类人猿比较研究指出,一旦我们的祖先学会与他人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人类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赞誉】托马塞洛的“人类思维”概念,与其他物种截然不同,因为人类本身具有思考他人思维的能力,而且更加合作。托马塞洛的最大优势是他坚持以数据支撑假设,特别是他开展的儿童与类人猿的比较研究,开启了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角——《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一棘手的问题令进化人类学者们夜不能眠。历经20余年的角力,他提出“共享意图假设”来解释早期人类是如何习得协调行动以及与合作者交流想法的。——《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在认知层面上,类人猿与人类之间的差异比我们已知的更小。托马塞洛为我们描绘出了一条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认知发展之路。——《科学》(Science)托马塞洛用毕生时间寻找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在这本艰深却值得一读的书中,他试图在更宏大的理论之下,解读这些差异是如何进化而来的,以及为什么会如此进化。——《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中文版序言】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个体主义导向已初见端倪。它不仅影响了哲学,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世界中的分析取向,也浸染着19世纪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舞台的心理学。然而,这种形势正在发生改变。在哲学界,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一种新的范式的涌现,它尝试对人类的共享意图(或称之为集体意图)进行描画。诸如John Searle,Michael Bratman和Margaret Gilbert这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都加入了这一行列,并部分揭开了相关活动中涉及到的参与方式。而与之密切相连的人类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充满了个体主义色彩,但背后社会关系、文化习俗、规范和制度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本质上,人类独特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浸染着很强的社会性成分和文化底色的。在心理学界,这种变化由演化取向推动。对比人类及其灵长类近亲的演化会清楚的发现,其间涉及到的重要差异都源自人类的独特互动形式,尤其是人类乐于从事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也包括人类独具的合作性交流。其使得人类群体可以借助合作创造出任何个体所无法独自创造出的各种事物,这在电脑和摩天大楼这类创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也体现在更为基础的人类能力当中,如习俗性语言交流和借助道德准则进行的自我调节。《我们为什么合作》以2008年我在斯坦福大学“泰纳讲座”(Tanner lecture)上所讲内容为蓝本。当时的讲座主要针对一般性听众,其核心观点在于相比其他灵长类,人类具有超强的合作性。幼儿似乎天生就会合作,实际上,成人的社会化引导和训练并不会在其间起到多大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成人的社会化训练是不重要的,它确实重要,但只是对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儿童可以不避困难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也可以和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他们在此类任务中表现出的一般性合作天性并不是社会化训练带来的。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描述人类的这种适应合作的独特方式。《人类思维的自然史》面向的读者更多的是学术界同仁。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维的独特形式立足于灵长类思维(类人猿问题解决情景中也会进行思维推理),但随着演化的推演其又逐渐超越灵长类思维。使人类思维得以超越的原因在于社会过程的融入,社会性成分和交流成分的参与使得人类有能力形成视角性认知表征(同一动物即可被称为狗,也可以被称为宠物)和进行递归思维。那些管控推理过程的规则,例如不要自我矛盾,扎根于社会这一统一整体,本质上,是它们限定了某一文化背景下何为理性。本书以暗喻开头,指出人类思维就如同一个爵士乐演奏家私下里即兴表演一个新的曲目,无可置疑,这是个体活动,但如果没有创造乐器、乐理的先辈以及构成制作音乐过程中重要一环的观众,这个所谓的“个体活动”就无法实现。我不是跨文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研究,我知道连同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的文化都更偏向于集体主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