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中国来说,19世纪下半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内忧外患双重矛盾的交织下,中华民族面临着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华夏儿女无法回避的历史命题,“走什么样的道路”一次次摆在了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面前。从1840年到1911年这不长的72年中,政体设计从高度集权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变动甚为迅速;而在思想观念上,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全盘西化”,思想丕变日益更进。“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传统农业社会在经济优选化浪潮的冲击下进退失据,皇权派与立宪派、激进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与保守派、维新派与革命派……纷纷亮出自己的济世良方,在多元博弈过程中,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在酝酿、在萌芽,呼之欲出。肜新春编著的这本《晚清中国道路(多元博弈下的抉择)》从靠前外环境、政治、经济及各派思想观念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对晚清中国道路的走向做了一个简单梳理,试图从宏观上找出中国道路选择的合理逻辑轨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