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学校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数学教科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到版面的限制,很多知识不能展开,学生不能看到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找不到知识的源与流。再看教科书的练习设计,教科书的编写者虽然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到了层次性,但拓展题数量有限,对于那些数学资优生来讲,只做这些题目显然“吃不饱”。 课外阅读“读什么”很重要。现在之所以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惧怕数学,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提供给孩子们的学习材料有关系。这套丛书是一套源于教材的课外拓展读本。它不同于传统的奥数教材,如果说“奥数”是提供给10%的优等生使用,那么本套书可以提供给所有的小学生使用。 参与本丛书编写的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 本套丛书一共12册,每个年级2册。每册结构、体例完全统一,体现“同构性”。每册书分成“智慧果”“万花筒”“体验岛”三大板块。 本套丛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体现“拓展性”。 智慧果板块按照小学现有教材进度选材,保证了学生的可接受性,也便于教师教学和家长辅导。第一板块的选材角度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往前找,给书本知识进行“寻根”,讲知识的来源;二是往后看,找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编写语言通俗易懂,体现“可读性”。 读本选材广泛,所选材料体现了阅读的趣味性、启发性、益智性和引导性,很多材料都让小学生试读过,孩子们读后觉得很有意思。本套书的基本内容包含教材知识的拓展,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文化介绍,数学历史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笑话、数学游戏、经典趣题等。 3.认真推敲、润色每一篇文稿,体现“感染性”。 数学读本应该是数学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作为本丛书的编写者,我们尽可能把书中的文章写得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娱乐性于一体,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有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小故事能够触动孩子的数学神经,能够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就感到非常欣慰。 本书既可以作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也可以作为学校的数学校本教材。 总之,这是一套适合教师、家长和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感悟学习方法、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好书。相信通过本套丛书的系统学习,孩子们可以拿到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