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
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
王应宪 |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9860
原价: ¥198.00
销售价:¥32.90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文学理论
作者 王应宪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图书简介

清末学制改革,引入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京师大学堂史学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史学开始步入专业化进程。1919年北大史学门改称史学系,其后十余年间,稍具规模的大学皆设史学系,承担历史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使命,在现代史学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史学系的建置是现代史学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故中国现代史学,若离开史学系课程、教员、教材等方面的考察,必无从认识其全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界对于现代大学史学系史料关注不够,导致相关研究未能充分展开。晚近十余年,随着图书馆、档案馆开放程度提高,《民国史料丛刊》及《续编》、《民国大学校史资料汇编》等大部头资料集出版,以及图书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日新月异,史学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成为一个新方向,如北大、清华、燕京等校史学系皆有专著或学位论文探讨。现代大学史学系的文献资料,或散藏于档案馆、图书馆,或散见于报章杂志,向之研究此学者未有具体的及系统的整理,尚无专门汇编问世,为便于研究者利用,特编此集。本集题名《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1912-1949)》,“大学”涵盖国立、省立、私立以及相关学院,含抗战期间日伪政权所建高校。“史学系”则为“历史学系”、“史地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历史政治学系”、“文史学系”等泛称。所录文献大致分三类:第一,课程学程。关于课程、学程概念,《新术语辞典》解释云:“课程:全部学程及其教学时间之支配的总称;学程:课程中的一部,教学内容的一种,亦称科目。”时人议及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意义云:“课程为各科目之系统的组织,大纲为某科目之重要的教材。无课程则所定教育之目的莫由达,无大纲则教学之进行无标准。”欲明了史学系概况,明确其课程、学程及大纲如何,自然为首要之义。就现存史料而言,课程学程集中保存于彼时各校所编《一览》。现代大学制度兴起之后,各校多组织专门编辑委员会,编制刊行《一览》。其目的主要满足于校外社会宣传以及校内师生教学之需,非用以牟利,除无偿赠送外,亦低价出售。如1933年清华大学发行《一览》,对外售价七角,校内师生则减半发售。至于其发行数量与流通范围,并不尽同。1930年湖南大学刊印《一览》两千本,校教职员及学生、省会各机关、全省各学校、各县政府、各县教育局及全国各大学、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各院部、各省政府、各省教育厅、各特别市政府,均赠送一本。在内容上,《一览》栏目设置大体一致,诸如校史校历、校务院务、组织规程、重要章程、学生通则、各院概况、课程标准、学程纲要、各种委员会以及教职员、学生名录及各项统计表等。由于各校章程学程多有改进添订,教员课程时有变化,故《一览》多为年度出版,按年汇印成册。此类文献绝大部分为中文出版,间有外文版,南开大学即曾编有英文本。现代大学凡设史学系者,该校《一览》多存史学系课程学程,是为本集文献的主要来源。至于报刊所载可资补充者,择要收录。此类资料名为“课程指导书”或“学程大纲”等,以纲要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知识范围,涵括科目、学分、时数、必修或选修、内容、教员等信息。一般为史学系负责人会同各教授编制,颇能反映课程实际教学状况。近年出版的民国大学史学讲义,大多能与著者任教史学系的课程学程相印证。由于讲义多为校内发行,散佚严重,现存有限,如比照其学程大纲,则可知该课讲授内容之大概,对相关问题作出相对准确评判。因经费、师资等因素制约,各校史学系的发展并不均衡,北大、清华、辅仁、燕京、武汉、中山、中央等校史学系,持续长久,发展稳定,最具代表性。1920年代朱希祖主政北大史学系,以欧美新史学改造中国旧史学,将历史课程分为基本科学、辅助科学、史学史及史学原理、中外通史及断代史、专门史、外国语六大系统,“国内公私大学史科,纷纷仿行,于是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列”。故本集对上述各校史学系文献收录较多,以见主流趋向。其余各校,则因篇幅之限,择录一二。第二,系况。各大学史学系概况,时人屡有论述见诸报章,著者多为主持系务者、任课教员或毕业生,内容涉及该系建制沿革、师资学生、课程等方面,对于了解其历史与现状皆有裨益。本集所录除专文外,主要摘自科系简况、文学院简介,原无单独标题,为标识其所在校系,编者多据原题和内容拟定新题,并于文末注明原题。第三,课程标准。大学史学系课程标准的规划与讨论,属于制度建设方面。1920年代现代大学体制建立初期,课程一般由学校依照既有师资安排,并无一定标准。1924年《国立大学条例》要求各科系及大学院设立教授会规划学程。史学系自主设置课程,在促进自由发展的同时,也因缺乏标准而产生漫无准绳、多变等弊端,颇为识者所忧。郑师许即言:“现时各大学历史系的课程的分歧,从好的一方面说,是自由发展,各有专长;从坏的一方面说,是漫无目的,不合实际。”有鉴于此,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大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拟编订大学各学院各学系课程及设备标准,藉为各大学将来实施之根据。考虑到事关重大,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