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经典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基础,“教无定法”,不仅难以得法,而且可能变成了“无法”和“乱法”。因此,唯有循法而研,方能得法而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师群体特点和教学基本规律的把握,钟建林、方齐珍编著的《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方法》遴选了16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独立为一章,每章都包括6个小节,分别从“寻法”(靠前、二节)、“识法”(第二、三节)、“用法”(第四、五、六节)的角度展开。具体而言,每小节的内容和考量如下。 靠前节,方法溯源,主要介绍教学法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并尽量囊括教学法形成过程中的阶段特征或代表性的人物、事件、观点,以期读者能从纵向的角度对该教学法的研究历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节,关联理论,主要介绍与该教学法相关的典型理论,重点分析各相关理论与该教学方法的实质联系,以期读者能从横向的角度解读该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同时提升多角度解读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 第三节,典型特征,主要介绍该教学方法的典型特征,既分析该教学法的优势和适用条件,也分析该教学法可能存在的局限和典型误区以及与其他教学法的区别,以期读者管窥全豹,抓住该教学法的核心特征。 第四节,实施策略,主要介绍该教学方法的基本流程或者典型策略,以期读者能掌握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或主要策略,将该教学法应用到数学教学实践中去,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第五节,常见变式,主要介绍该教学方法实施中的变式,既介绍变式的特点,也要介绍该变式的适用情况,以期读者能灵活变通、理性运用该教学方法,而不至于生硬套用。 第六节,典型案例,结合某一具体知识的教学,分析该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细节以及某些具体教学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用具体的案例展示思考,让读者更易于掌握和借鉴。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