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多线程复杂过程。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契入点,中国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具体体现了社会治理转型的实践过程。40年来,中国社会管理格局的转型与中国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提出为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整合机制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党建引领是社会治理转型最主要的推动力。这一独特的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思想与理论源泉。 李友梅,女,汉族,1956年1月出生,江苏人,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社会》杂志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CJS)编委会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等。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法国巴黎政治研究院社会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8年,先后任复旦大学助教和讲师;1995年起先后被上海大学评为副教授、教授,任副院长、副校长。2008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10年担任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长期关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合作机制变化、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实践,并致力于构建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创新研究等。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4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棕榈骑士”勋章,2006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0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主持国家哲社重大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和论文集1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项成果在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奖,主要论著有《费孝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静静的改革---上海浦东嘉兴大厦楼宇党建实证研究》《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环境社会学》《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途径》等。 导 论【李友梅 贾文娟】/001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转型二 社会治理转型实践与党建引领三关于社会治理转型的理论议题第一章 多重制度变迁与复杂社会的回应【梁 波】/023一 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社会的扩张及失序二 市场化“强化”、全球化嵌入与社会生活的多维复杂化三 新技术兴起与传统社会生活的解构与重构四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治理意涵五 结论与启示第二章 治理能力提升与政府职能的变革【冯 猛】/062一 社会诉求与政府职能履行的分析路径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的行政化推动三 迈向多元治理格局的支持性协调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背景下的全面深化改革五 结语第三章 公共性的想象与社会力量的生长【张虎祥】/115一 社会力量生成的理论想象二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力量的生长:缘起与背景三 多样化治理实践与社会力量的生长四 社会力量生长与公共性建构的逻辑第四章 社会伦理的升华与公共服务模式的调适【孙莉莉】/161一 公共服务模式变迁的维度与动力机制二 单位递送公共服务的式微和市场力量的释放三 保护社会:公共服务模式的调适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向整体协同第五章 党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优势【黄晓春】/208一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应对转型挑战的中国方案二 党建治理机制的发展实践与主要经验三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的改革方向推荐阅读书目/245索 引/247后 记/251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