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价。 4.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请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总体架构,对智慧教育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剖析,介绍了大数据在智慧教育中的技术架构和应用。书中对智慧教育及其大数据应用模式的阐述,不仅有学术上的创新,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书中的一些观点、创新应用思路、实践案例等将为教育行业企业服务智慧教育发展提供指导,进一步用好大数据,实现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合,共同推动我国智慧教育事业和大数据应用的发展。 【目录】 序言 前言 01 智慧教育的兴起背景与发展概况 1.1 智慧教育兴起的背景 1.1.1 教育发展面临众多瓶颈,亟需新方法破解旧难题 1.1.2 智慧教育成为发展趋势,国际纷纷制定相应战略 1.1.3 智慧城市建设掀起热潮,加速推动智慧教育发展 1.2 发展智慧教育的重要意义 1.2.1 破解我国教育发展难题,推动教育领域全面改革 1.2.2 抢占国际教育制高点,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1.2.3 服务全民终身教育,助推中国教育梦实现 1.3 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础条件 1.3.1 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1.3.2 智慧教育技术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 1.3.3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1.3.4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取得初步成效 1.3.5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1.3.6 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1.4 发展智慧教育的基本原则 1.4.1 以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应用为核心 1.4.2 以科技破解教育难题为突破口 1.4.3 以统筹推进与资源共享为基本理念 1.4.4 以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合为抓手 1.5 国际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1.5.1 新加坡智慧教育发展 1.5.2 韩国智慧教育发展 1.5.3 美国智慧教育发展 1.5.4 欧洲智慧教育发展 1.6 国内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1.6.1 北京智慧教育发展 1.6.2 上海智慧教育发展 1.6.3 广州智慧教育发展 1.6.4 宁波智慧教育发展 02 智慧教育的内涵特征与概念框架 2.1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1.1 智慧教育的内涵 2.1.2 智慧教育的特征 2.2 智慧教育的概念框架 2.2.1 智慧教育关键技术 2.2.2 教育数据资源 2.2.3 智慧教育环境 2.2.4 智慧教育业务 2.2.5 智慧教育用户 03 智慧教育的标准体系 3.1 智慧教育环境标准 3.2 智慧教育资源标准 3.3 智慧教育管理标准 3.4 智慧教学能力标准 3.4.1 智慧技术应用能力 3.4.2 智慧教学设计能力 3.4.3 智慧课堂把控能力 3.4.4 跨区域互动授课能力 3.4.5 智慧资源整合能力 3.4.6 智慧教学评价能力 3.5 智慧学习能力标准 3.5.1 认知领域 3.5.2 创造领域 3.5.3 内省领域 3.5.4 交际领域 3.6 智慧教育评价标准 3.7 智慧教育服务标准 3.8 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04 智慧教育的产业基础和实践 4.1 智慧教育的产业基础分类 4.1.1 基础支撑类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4.1.2 应用体系类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4.1.3 数据与策略类服务提供商 4.1.4 集成应用环境类服务提供商 4.1.5 标准制定者与监管者 4.2 智慧教育的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顶层设计需要升级 4.2.2 行业规范不完整 4.2.3 产业融合不足 4.2.4 优质资源不足 4.3 智慧教育的产业发展实践 4.3.1 “校内”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实践 4.3.2 “校外”的“互联网教育”产业实践 05 大数据促进教育发展与变革 5.1 大数据概述 5.1.1 大数据的技术属性 5.1.2 大数据的社会属性 5.1.3 大数据内涵新解读 5.2 大数据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5.2.1 实现教育“四种效应” 5.2.2 破解教育“六大难题” 5.2.3 加速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 06 教育大数据的规划治理 6.1 教育大数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6.1.1 教育大数据的特点 6.1.2 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6.2 教育大数据规划的原则与主要任务 6.2.1 教育大数据规划总体原则 6.2.2 教育大数据规划主要任务 6.3 教育大数据的治理体系 6.3.1 教育大数据的治理目标与总框架 6.3.2 教育数据的治理策略 6.3.3 教育数据的分类与管理 6.3.4 教育数据的全流程管理 6.3.5 教育数据的质量管理 6.3.6 教育数据的安全管理 6.4 教育大数据的技术体系 6.4.1 教育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支撑技术 6.4.2 教育大数据技术体系逻辑架构 6.4.3 教育大数据平台架构 6.4.4 相关平台建设基础 6.5 教育大数据的运营模式 6.5.1 教育主管机构的教育数据运营模式 6.5.2 企业的教育数据运营模式 6.5.3 公私合营的教育数据运营模式 6.5.4 公众参与的“众筹”运营模式 …… 07 大数据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与案例 08 促进智慧教育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参考文献 【精彩节摘】 ??? 【作者简介】 单志广 博士,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兼规划研究室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第七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信息中心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IEEE Transac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6篇,专著一部。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多项信息化领域国家重要规划文件的编制起草。唐斯斯,女,经济学博士,现在国家信息中心从事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信息化应用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参与世界银行、中财办、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委托的二十余项重大课题研究,主持国家信息中心青年课题一项,参与编写《北京奥运经济报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等研究报告。2010年获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杨现民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智慧教育、移动与泛在学习、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主持l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独立承担多个横向课题。担任国内外多个教育技术专业核心期刊的评审专家,参与《全国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等多项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54篇。代书成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董事。长期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发展和管理工作,凭借其对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融合趋势的前瞻判断,近年组织牵头研发数字化校园、优教E学、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平台、区域教育资源云平台、区域教育管理云平台、学业评估等K12全系列产品,是立思辰教育战略事业单元的开创者与技术牵头人,也是智慧教育领域的践行者。 【媒体评论】 本书系统阐释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序健康发展智慧教育的理念和架构;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教育大数据的规划与治理基本框架;有利于使更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认识智慧教育与大数据的关系,将一定程度上引领我国智慧教育与教育大数据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在当前大数据和智慧教育结合日趋紧密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十分及时和必要,是值得庆贺和关注的。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 本书旁征博引,厘清了智慧教育的内涵特征与概念框架,规划了智慧教育的标准体系,探索了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智慧服务等教育的应用模式,并提出了促进智慧教育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对于“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的制订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对于信息技术、大数据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处长张鹏高 这是一本给教师写的技术如何支持、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书,它预示了今后教与学改革的趋势。这是一本给校长、局长写的技术如何提升学校、区域治理的层次与水平的书,它瞻望了未来的城市和学校。这是一本给现代企业家写的如何加入教育信息化大市场的书。它告诉了你什么叫把握先机。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 刘雍潜 智慧教育是数字化时代教育的新追求,大数据使得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成为可能。本书作者是四位年轻人,通过跨界合作研究,向我们展示了面向智慧教育的大数据研究范式,悟出了一些“教育算法”,有理有例,虽然是初步的,但让我相信他们手中已经握有一把打开未来教育研究之门的钥匙。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祝智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