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导论(第二版)》主要阐述了译介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当前的靠前译学背景。译介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然而译介学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发生、发展起来,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外翻译研究目前绵延千年的“文艺学派”为它提供了很好丰富、扎实的文化积淀,而很近三四十年来靠前译学界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更是为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直接促进了译介学在当今靠前外译学界和学术界的蓬勃发展。反观靠前翻译界和译学界,具体论述了靠前翻译界在译学观念认识上的滞后问题,这也是在当前中国我们研究译介学的现实意义。 前三章探讨的是译介学研究的实践层面,第四章谈的是文化意象的传递与误译问题,通过这两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的讨论,作者想让读者能够从文化层面上去发现和思考一些翻译中的具体问题。第五、第六章分别谈了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和翻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的关系与区分问题,是两个很好大的问题,里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发展,对此我在第十章里有所说明。后三章也即第七至第九章展示了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前景,作者仅仅选取了解释学、解构主义和多元系统论三个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其实译介学的理论研究前景远不止这三个层面。但具体谈了这三个理论以后,读者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去发掘新的理论研究层面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