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一·天寒霜雪繁》讲述了:崇祯十一年十月,北京又一次戒严。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清晰地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白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于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另路突围的高夫人并未被明军消灭.而是向东退到了豫西的崤函山中。经过一些周折,两支队伍取得了联系。十一月中旬,事事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的卢象升.在没有援兵、没有粮草的不利条件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同兵力数倍于自身的清兵的血战中壮烈捐躯。崇祯十二年端阳节后,按照原先的承诺,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李自成不顾部队中瘟疫流行、十分之四的义军都已病倒的情势,也公开打出“闯”字大旗。这样就引来了官军的“围剿”。幸而高夫人率部前来会师,曾经离去的郝播旗也回到了商洛山中。六月上旬,正当更多的将士包括李白成本人都染上瘟疫时,郑崇俭、丁启睿在崇祯严旨切责下,调兵前来“剿贼”。第一次郑、丁主力中了农民军埋伏,仓惶败退,他们于七月中旬重新调集大军,分数路前来进攻。由于驻守石门谷的杆子人马极不稳定,宋家寨的土豪又同官军暗中勾结,遂使本来兵力不足的农民军形势更加严峻。李自成、刘宗敏、高夫人等在极其险恶的境遇中表现了巨大的斗争勇气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他们内平叛乱,外歼明军。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此前,举人牛金星曾被尚炯从北京邀采商洛山中与李自成一晤.却在回河南搬取家眷时被捕。李白成在获知他已被判死刑后.立即派刘体纯前往营救。九月中旬,扮成打拳卖膏药者的刘体纯在开封找到了牛的知交宋献策。后者正为营救牛而奔走尽力,并从杞县公子李信处筹得了所需款项。同月,心情焦灼的崇祯派杨嗣昌出京督师:杨一路风尘抵迭襄阳.立即进行军事部署。三个多月后,受命专“剿”张献忠的左良玉在玛瑙山袭营成功,却因受了张献忠的贿赂而从此按兵不动.《李自成:二·闻说真龙种》讲述了:崇祯十三年春,李自成挫败了叛将周山的策反困谋。初夏时节,他率千余精兵离开商洛山,成功地从武关突围而出。他曾去白羊寨准备与张献忠联合,却险遭对方暗害,于是决定暂时潜伏于鄂西郧阳山中。当农民军被围困之时,崇祯实际上也被层层围困在紫禁城中。为了筹措军饷,他不得已向勋戚借助,并拿武清侯李国瑞开刀,由此引发了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斗争。年仅五岁的五皇子、首辅薛国观等多人都在这场斗争中死去,田妃也因帮李家说了一句话而遭受“严谴”。但这场斗争最后以崇祯的失败而告终。十一月,扬嗣昌指挥的数省官军为“围剿”张罗联军而几乎全到了四川内地和川陕交界地带,湖广、河南十分空虚,在郧阳山中潜伏半年的李自成趁机悄无声息地经渐川进入河南,通过号召饥民,于一个月后就发展到十万余人,开始向洛阳进兵。牛金星、宋献策均已加入农民军。宋献策带来的“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记》使将士们和周遭百姓相信朱明王朝的天下将被李氏取代,而闻王李自成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天命攸归”的一代新君,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影响了民心。这时,李信因放赈而被仇人陷害,下入杞县狱中:红娘子攻破县城,救出李信,进而把后者推上了起义道路。在投奔闯营路上,李信致函李自成,提出了“据宛洛以争中原,据中原以争天下”的富于远见的方略:同时他改名李岩,字林泉,表达了与昨日告别及将来功成归隐的心愿。十四年正月,义军攻破洛阳,杀了崇祯的叔父福王:李岩与红娘子在胜利的喜庆日子里结为夫妻。二月上旬,农民军向河南省会开封进军,但在开封城下却遭到明军顽强抵抗,李自成本人也中箭受伤:当闯军攻打开封之际,一度被杨嗣昌围追堵截的张献忠已经胜利出川,并以奇兵袭破襄阳,杀了襄王,致使连失两藩的杨嗣昌不得不在沙市行辕中畏罪自杀:曾与张献忠联兵作战的罗汝才,现在来到伏牛山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主。八月底,准备迎战傅宗龙的闯罗联军正行进到遂平,刚被左良玉打败的张献忠突然前来求援:李、罗、张各不相同的性格及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次难得的聚会中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月下旬,奉旨出关解救锦州之围的洪承畴,由于所率八总兵人马中有几支未战先逃,导致全军崩溃。洪退守松山堡。九月中旬,农民军在项城附近大败明军,擒杀傅宗龙;十月,又横扫叶县和南阳。进攻南阳之前,幸自成设计劫走左良玉的女儿,为日后王四去武昌见左良玉埋下了伏笔。《李自成:三·长风驾高浪》讲述了: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下旬,李自成与罗汝才一起率领联军主力,再次围攻开封,发动了以炮轰为主的激烈的攻城战,还采用了挖洞、引爆等战术,但直到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未能破城,于是决定暂时撤围。同年二月中旬,对崇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