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被称为“诗歌的民族”。在傣族的文学目前,叙事长诗在千百年前就十分发达,据傣族古代有名诗人帕拉纳在公元1615年撰写的理论著作《论傣族诗歌的种类》一书记载,在当时傣族叙事长诗就有五百部之多,其中“叙事诗内容较长、故事较多的有五部:《乌莎巴罗》为首,接下来是《粘巴戏顿》,第三是《兰嘎西贺》,第四是《粘响》,第五是《巴塔麻嘎捧尚罗》”。所以,《乌莎巴罗》也被称为傣族**诗王。 《乌莎巴罗》约成书于傣历354年(即公元992年,北宋年问)。故事讲述的是在古代傣族社会由部落到部落联盟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勐迦湿和勐邦果两个古老王国之间发生的爱情和战争故事。故事从佛祖悟道讲起,述说佛祖如何战胜魔王修炼成佛,由此引出了勐迦湿国的故事。勐迦湿国国王捧麻典,强国兴邦,在一百零一个盟国中树立了优势地位威望。后来捧麻典厌倦了帝王生活,把权力移交给了二儿子帕板捧麻典,然后带着王后出家当帕腊西,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帕板捧麻典勇猛强悍,号称十头魔王。据说当他被敌人砍去头和手脚后,不但不会死亡,身体被砍去部分还会变出十个头和手脚。他接替王位后,野心膨胀,四处游历,耀武扬威,妄图征服天下。勐迦湿的领地不断扩张,帕板捧麻典还掠夺了大量财富。同时,他也做了不少好事:解救了邻国落难王后;征服了为非作歹的宝角牛和海盗。他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但他恶性膨胀,竟丧心病狂地潜入天庭王宫,对天神帕雅因的王后嫡苏扎娜进行骗奸,触犯了天规,为*终的灭亡种下了祸根。 另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叫勐邦果,国势强大可与勐迦湿相抗衡。勐邦果国王名叫帕亨达,后传位给二儿子丙比桑,丙比桑又传位给儿子巴罗。勐邦果是文明古国的代表,崇尚仁义德行,是实践佛教教义的典范。在巴罗的治理下,盟国间和睦相处,社会稳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天神帕雅因对人世间明察秋毫,为确保人世间安定和谐,安排天神下凡转世,投胎到勐邦果王国的王后腹中,成为丙比桑国王的大王子巴罗、二王子昆代和公主嫡西丽芭都玛,为日后惩治帕板捧麻典埋下伏笔。 巴罗实际上是如来佛的前世,被称为菩提萨尊者。他自小跟随伯父帕农到雪山林出家修行,通晓佛教经典,武艺超群,功成名就。他先后迎娶了三位森林仙女和一位孔雀公主为妻子,完成了他的**段前世姻缘。后还俗回勐邦果继承王位。 勐迦湿国*大程度富翁韦术塔出家当帕腊西。他在雪山林修行时巧遇前世女儿乌莎,父女俩在深山老林里共同生活。后来乌莎长大成.人,韦术塔将女儿送给帕板捧麻典做养女,并定下女儿招夫条件:任何男子要成为乌莎的夫君,必须能将乌莎随身的一张神弓拉开。 在金鹿引导下,巴罗与乌莎一见钟情,坠入情网。巴罗不仅能拉动神弓而且武艺超群,帕板捧麻典因而对巴罗产生戒心,担心他将来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他不惜公然违背招婿条件的承诺,出尔反尔,粗暴干涉巴罗与乌莎的婚事,并企图杀死巴罗。孰料谋杀行动屡遭挫败,帕板为此恼羞成怒,就改用欺骗手段将巴罗与乌莎囚在铁牢中。勐邦果派出大臣向帕板捧麻典送礼求情,请他原谅并释放巴罗,竞被帕板捧麻典断然拒绝,终于引发了勐邦果与勐迦湿两大王国之间的战争。 巴罗与乌莎在帕板捧麻典儿子农板的帮助下,逃出铁牢。巴罗率领勐邦果盟军大战勐迦湿盟军,两大王国之问的战争惊天动地,勐迦湿盟军节节败退。战争后期,勐迦湿败局已定。帕板捧麻典众叛亲离,仍一意孤行,宁死不屈。他亲自披挂上阵,要决一死战。巴罗在农板的帮助下,掌握了十头魔王不死的秘密,*终击毙帕板捧麻典,结束了战争。 战争结束后,勐邦果扶持农板继任勐迦湿王位,又答应农板的求婚,将巴罗妹妹嫡西丽芭都玛公主许配给农板做王后。故事的结局是正义战胜邪恶,两大王国联姻建立了友好邦交。从此,傣族社会安定和谐,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乌莎巴罗》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贯穿始终,将其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并以此构筑情节,塑造人物,把故事层层引向深入。在高潮迭起、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中,反映了傣族古代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展示了古代傣族社会的广阔生活画面,描绘了傣族人民的风情习俗,塑造和讴歌了傣族人民的英雄人物形象,抒发了傣族民众对宗教的信仰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堪称是傣族文学目前*具代表性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本书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研究所主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