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
社会信任:理论及其应用
作者:翟学伟编;薛天山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92994
原价: ¥48.00
销售价:¥71.67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文化
作者 作者:翟学伟编;薛天山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信任”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成为显学,并在不同的学科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研究态势。由于信任研究触及个体心理、社会关系、群体与组织乃至于文化形态与政治问题等,因此它所具有的内涵与外延也一再受到深究与拓展。随着不同学科自身的细化与分化,相关性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视角、方法、层次、内容等。由于各个方面的研究积累越来越多,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对信任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上篇以学科视角和人物为线索,梳理目前社会科学界的信任研究成果;下篇以信任研究为核心,讨论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互联网中的各种观点,以反映人们对信任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大致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目前信任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层面上的、带有整合性的理论未能浮现;而已建立起来的模型和小型理论如何应用于中国,尚需受到中国经验的检验。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曾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为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的首席专家。代表作有:《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中国人的关系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及其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因努力构建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本土概念及理论模式而在华人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薛天山,男,1973年生。 2009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教授。 导言:信任研究的兴起与意涵第一节 信任研究的兴起第二节 信任的意涵上篇 信任理论:多学科的视角第一章 个体特征论第一节 鲍比与艾里克森:信任的认识发生论第二节 多依奇:实验心理学派信任的情境反应论第三节 罗特尔:信任的人格特质论第四节 梅耶:人际信任的综合模型五、心理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第二章 人际关系论第一节 列维斯和维加尔特:信任与社会互动第二节 勒维奇和庞克:信任发展的三阶段说第三节 米开林斯特:信任的类型与影响因素说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第三章 理性选择论第一节 科尔曼:信任的理性选择论第二节 威廉姆森:信任与降低交易成本第三节 格兰诺维特:信任与社会关系网络第四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第四章 社会系统论第一节 卢曼:信任的功能分析第二节 巴伯:信任的功能与局限第三节 吉登斯:信任与现代性第四节 福山:信任的文化逻辑与创造经济繁荣第五节 什托姆普卡:信任的多维视角第五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信任理论评析 下篇 信任研究:多领域的应用第五章 信任与合作:组织中的信任研究第一节 组织信任与控制第二节 组织、市场与网络:新经济社会学的不同信任观第六章 信任与民主:政治领域中的信任研究第一节 信任的研究路径与民主的历程第二节 民主视域下信任研究的理论面向第三节 民主视域下信任研究的主要议题第七章 信任与经济:经济领域中的信任研究第一节 经济领域中信任研究的历程第二节 经济领域中信任研究的主要议题第三节 信任与经济发展第八章 信任与虚拟社会:互联网中的信任研究第一节 网络信任研究的基本脉络第二节 网络信任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网络信任的模型第九章 信任与社会资本:社会中的信任研究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溯源第二节 信任与社会资本第三节 信任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再阐释结语:信任与现代性——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参考文献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