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为儒家经典五经之首,地位尊崇,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魏王弼、晋韩康伯曾为之作注,唐孔颖达等在王、韩易注的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释,并对注文加以疏解,形成“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注疏》。可以说,孔颖达所作《周易正义》,既紧密沿承王弼的易学思想,全面引申发挥王、韩旧注义旨,又能参合六朝诸家之说,对《周易》义理学作了颇为深入而全面的拓展,为两宋义理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整理,使用的底本是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藏八行本。所用校本,经注部分,主要以《四部丛刊》影印南宋淳熙间抚州公使库刻《周易注》九卷《略例》一卷(卷七至十配清影宋钞本)及201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宋本《周易》(为经注附释文本)为校本;疏文部分,以单疏本为通校本。书后附有五种附录,分别为《周易略例》《周易音义》及相关辑佚资料、书目解题、序跋资料。 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所著主要有《老子注》《周易注》。韩康伯,生卒年不详,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举秀才,征佐著作郎,并不就。与王弼合注《周易》,所注部分主要为《系辞》《说卦》《序卦》等。孔颖达,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字冲远(一作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唐代著名经学家,对《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等均有疏解,收入《十三经注疏》。于天宝,男,1973年生,黑龙江绥化人。目前就职于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易学和春秋学的古籍整理工作。 前言 五经正义表周易正义序周易注疏卷第一乾周易注疏卷第二坤 屯 蒙 需 讼周易注疏卷第三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周易注疏卷第四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周易注疏卷第五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周易注疏卷第六咸 恒 遯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周易注疏卷第七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周易注疏卷第八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周易注疏卷第九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周易注疏卷第十周易系辞上周易注疏卷第十一周易注疏卷第十二周易系辞下周易注疏卷第十三周易说卦周易序卦第十周易杂卦第十一 附录一 周易音义附录二 周易略例附录三 辑佚资料辑王弼易论二篇贞观十四年祭酒孔颖达上五经正义表附录四 书目解题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第二十六新唐书卷五十七志第四十七艺文一崇文总目卷一崇文总目卷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第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俞琰读易举要卷四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涩江全善森立之编经籍访古志卷一附录五 序跋资料陈鳝宋版周易注疏跋卢文弨周易注疏辑正题辞臧庸周易注疏校纂序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序傅增湘宋监本周易正义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