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方面来说,《从教练到唤醒者》都可以当成教练的工具手册。早在1999年5月,安妮·皮尔拉德和阿莱恩·米欧纳特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研究中心召开了一次工作坊,这本书是其操作手册。他们完成很多次工作坊后,安妮和阿莱恩希望帮助我开发一个课程,以扩展培训的范围,并提供给致力于帮助自己和他人成长的人们。举办课程的目的在于为教练、顾问、培训师、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提供一套工具,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帮助顾客制定目标、确定结果和实施变革。与本书一样,课程的结构是建立在神经逻辑层次模型之上的,这个模型是格里高里·贝特森最早提出的(在附录A中,我深入解释了神经逻辑层次和贝特森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我们生活中存在一种学习和变革的等级系统——每个层次超越了其下面的层次,但又包含着其下层次的活动和关系。这个等级系统中包含了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和对我们身处的更大系统或“场域”的认知。神经逻辑层次模型的前提是:在我们生活中,系统中的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需要不同的支持类型,以在各个层次上引发和管理变革。例如,我们指导人们认识新的环境;教练他们改善特定的行动能力;教授他们新的认知能力;引导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支持他们在身份层次上成长;唤醒人们在更大系统或“场域”的觉察。要想在各个层次成功获得所希望的成果,我们还需要有效的工具。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每个层次上为需要达成的变革提供特定的工具箱。本书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目的,而为工作选择正确的工具非常重要。例如,在改变某个层次很有效的工具,在另一个层次上的作用就可能非常有限。这与用外科医生的解剖刀尝试解析一个细胞基因时毫无用处一样。用行为层次的技术提升信念,就像试图用鼓槌拧螺丝或把木板砍成两半一样无效,而这时用螺丝刀或锯子则更加简便实用。同样,大家可以经常使用这本书里的工具,这不是修补破损物品时一次性使用的东西,这点非常重要。一种工具既可以多次用于创造新事物,同时也可以改善和修理现存的东西。这些工具的首要目标是让教练和客户共同运用,以创造他们所希望的未来,找到其实现未来所需的资源。教练的角色是帮助客户学习如何应用这些工具。当客户精通每个工具箱中的工具时,他们会取得进步并达到成功,从而减少对教练的依赖。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对客户和教练都一样有价值。本书的章节是按照顺序编排的,开始是在环境层次上的工具和产生变革所需的支持,依次上升到精神(系统)层次,读者不需要按顺序阅读或者运用这些材料。你可以跳过一些内容,聚焦于自己希望改变的领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