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弘一法师旷世高僧、一代完人,教我们如何做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梁实秋弘一法师出家前,是公认的教育家、艺术家和音乐家;出家后,为了接引初学佛教的信徒,他本着“欲成佛道,先全人道”的次第和修学理念,致力于对一般民众和普通佛教徒的教化,提出《格言联璧》一书可以作为进德存养、立身修证的初学入门。本书就是对弘一法师亲手重新编录的《格言别录》一书的详细解读。格言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释、道、儒学统均有妙典。在佛家中,近现代汇集而成的格言集里,较为有名的当推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所编订之《格言别录》。《格言别录》实际上是李叔同根据小时背诵的《格言联璧》所摘抄出来的,也就是《格言联璧》一书的精华抄录。举凡一个人自小读书,记忆深而且长大受益大的几部典籍,他一般都会推荐给别人,希望别人也能同样受益(在他的书信及开示集中,就曾多次提到此书)。而以李叔同之修养与眼界,他所选出的格言自然有其特别的含意与深度,对世道人心、修心养性有不少帮助。本书主要为李叔同《格言别录》的白话讲解,参考古今中外、儒、佛、道三家以及西方的格言典籍,来解读《格言别录》中的文句,并对某些人名、地名以及相关书籍作出考证,增加读者的古代文化常识和历史知识,以期让读者能从中领悟李叔同的人格魄力与个人修养,并与人格塑成的主题相呼应,充满可读性与趣味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