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九章,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教师之间的道德问题、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教师与学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精彩内容:不愿去培训的小刘某地每年都要组织当地中小学近一年入职的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以帮助新教师更好地胜任工作(如关爱、实施素质教育等)2020年,向阳小学新来的小刘老师因病未能参加师德培训。按照规定,未参加师德培训的教师要到补课。小刘接到校长给她的补课通知时有些诧异。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受的教育法律法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况且自己也取了格证,不会做道德上出格的事儿,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参加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请思:你和小刘老师的想法一样吗?学完这一章后,再反思一下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道德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教师是答疑解惑、教书育人的群体,是拥有道德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者。教师与道德之间产生了特殊的关联,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真实写照。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涉及教师自身素养的养成,更关系到道德观念的形成及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一、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在西方古代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意思是“风俗、礼节和惯”。在我国,“道”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德”是生活中“善”的现象的称。因此,“道德”成了社会对人们生活中善行的概括。一般来说,人们认为道德是由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惯和内心信念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