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4章,内容包括体安全观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利益安全和新型领域安全。精彩内容:谈到安全,很多人想到的是守卫边、制止犯罪、获取情报等,觉得这些事情是军队、、情报工作者的职责,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实际上,新时代的安全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维护安全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义务。那什么是安全呢?中华共和国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安全是指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的能力。简而言之,安全既指处于安全,又指维持这种安全的能力。一、安全的重要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推动改革发展的每一步,离不开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每一步,也离不开安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每一步,同样离不开安全。(一)安全直接事关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人、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主权的基本要素。其中,主权作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高权力,是一个的生命和灵魂;而领土是及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安全直接事关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战争后,清被迫与他国陆续签订多个不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在此之后,中华民族经过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复兴,才终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近代中国被剥削、被侵略,被压迫、被奴役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直接关系的兴衰存亡,是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华儿女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次战争(1840~1842年)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迫清签订数百个不等条约,使得中国白银外流,领土和主权丧失。主要的包括以下几条。1.1842年中英条约条约规定:①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②割让中国领土;③中国赔偿2100万两白银。2.1858年天津条约清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等十处为通商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岸自由航行;②外国人可以到中地游历、经商、传教;③清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3.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1895年中马关条约条约规定:①中国承认朝鲜由本控制;②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③赔偿本军费2亿两白银;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⑤允许本人在各通商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⑥军占领威海卫,待赔款付清后才撤退。5.1901年辛丑条约清与英、美、俄、德、、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①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白银9.8亿两;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沿线;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居住;⑤改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二)安全是安居乐业、生活的保障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的利益、的生活。只有安全稳定,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被满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对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生命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等,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精神世界的满足。只有实现安全,才能有效地呼应群众的这一期待,才能使获得感、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