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堂文化课,唤起中华民族的青春记忆 这本书,是余秋雨心中仅有的中华文化史定本。 余秋雨曾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一门“中华文化史”课程。与大学规范化的文化史课程不同,这门课只探讨一个问题: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课程一经整理出版,立即轰动海峡两岸。文化史家潘之刚教授说:“此为平生所见*有高度、*有裁断,又*有趣味的中国文化史。环顾身旁,从中学生到老学者都爱不释手。” 本书中保留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生之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绵延新生的魅力。主体部分之前,则收录了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本次出版,又经余秋雨先生授权,增加了全新的内容。比如《凉州风范》一课,从原来的一千多字增加至七千多字。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