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的散文作家中,用文化散文名义写作的当属余秋雨,而提出大散文概念的则是贾平凹。《老凤翔》的独异之处在于,作者不像余秋雨那样写一些走哪写哪的游记式文化散文,也不像贾平凹那样写商州山区的乡村体验,而是集中书写一座古城,书写对这座古城的追忆和反思。如果说余秋雨写文化散文主要靠知性,贾平凹写大散文主要仰仗灵性的话,那么高有祥文化大散文的写作靠的是真情和学养。他所执着追述的这座被叫作古雍州和今凤翔的古城,既是他生长于斯的故乡,又是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中国文化根脉所在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感怀与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书写中实现了深度交融。如此,一方面,作者的故土之情因文化的厚重而变得深沉悠远、韵味无穷;另一方面,这座古城所承载的古今文化遗存,那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人一事因了作者深切的情感而变得楚楚动人,揪人心肺。情感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使这组散文真切、朴实、意味深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