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农业补贴政策80年的演进历程中,美国政府坚持对农业实施支持和补贴政策,力图为农业生产和农场主收入提供“安全网”。农业补贴政策源美国其权力分散的政治结构体系,是具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的农业利益集团游说国会与行政部门的结果。在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措施中,与价格支持相关的国内支持政策造成了农产品贸易的扭曲,而出口补贴政策维护了国内支持政策的有效性。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受到WTO《农产品协议》以及新一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制约,WTO争端解决机制也推动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向市场化导向进行改革。尽管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但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仍是漫长过程。中国“入世”之后,政府逐渐实施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面对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应是弥补受补贴影响的农民的利益损失。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中国在应农业补贴政策制定过程中强化农业立法的作用,充分考虑补贴政策关涉的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在农业支持政策中,应增加“绿箱”政策支出而审慎使用“黄箱”政策;在补贴农业的同时注重农业结构调整,避免农业对政府补贴形成长期依赖;积极参与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以此约束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