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投融资平台将面临关闭、合并和转型三种路径选择。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路径或方式,都将涉及对现有资源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考虑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不彻底、地方政府发债融资机制制度及项目融资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难以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债务和PPP模式来满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因而,合并、转型应是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但由于“合并”涉及的资产估值、人员调整、合并方式等挑战和难题,决定了“转型”可能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非常好的路径选择。因此,在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逐步确立的背景下,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投融需求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要求,合理确立投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准确研判投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重塑投融资平台融资模式与机制,再造投融资平台自身造血功能,降低投融资平台转型风险,对于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背景,《开发性金融视角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结合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从中国特殊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制度与机制人手,深入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发展机理与风险形成根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对策,试图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这一特殊组织形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来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