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Simulink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 全书共分为17章,从MATLAB简介开始,详细介绍了Simulink的基础知识、模块操作、信号操作、仿真设置、积分器使用、子系统技术、系统仿真过程、模型的调试、编写M语言S-函数及Stateflow建模等内容。在《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权威指南》最后还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仿真系统、神经网络仿真系统、电力系统仿真系统的原理及其运用。 《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权威指南》按逻辑编排,自始至终用实例描述,是一本简明的Simulink综合性参考书。《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权威指南》深入浅出,实例引导,讲解翔实,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第1章MATLAB简介1.1MATLAB的发展史1.2MATLAB的特点及应用领域1.3MATLABR2012a的工作环境1.3.1操作界面简介1.3.2CommandWindow1.3.3CommandHistory窗口1.3.4输入变量1.3.5CurrentFolder窗口和路径管理1.3.6搜索路径1.3.7Workspace和变量编辑器1.3.8存取数据文件1.4MATLABR2012a的帮助系统1.4.1纯文本帮助1.4.2演示帮助1.4.3帮助文件目录1.4.4帮助文件索引1.5小结第2章Simulink简介2.1Simulink的基本介绍2.1.1功能2.1.2特点2.2Simulink的导引2.2.1Simulink的安装2.2.2Simulink的工作环境2.2.3Simulink模型实例2.3Simulink的工作原理2.3.1动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2.3.2Simulink求解器2.4Simulink的组成2.4.1应用工具箱2.4.2扩展的模块库2.5Simulink环境的设置2.5.1SimulinkPreferences对话框2.5.2Simulink环境设置2.6小结第3章Simulink基础3.1Simulink基本操作3.1.1Simulink的窗口和菜单3.1.2打开系统模型3.1.3输入Simulink命令3.1.4保存系统模型3.1.5打印模型框图及生成报告3.1.6常用鼠标和键盘操作3.2Simulink模块3.2.1Simulink模块库简介3.2.2连续模块库3.2.3离散模块库3.2.4查找表模块库3.2.5数学运算模块库3.2.6不连续模块库3.2.7信号布线模块库3.2.8信号输出模块库3.2.9源模块库3.2.10其他专业模块库3.3Simulink系统模型的构建3.3.1Simulink库浏览器的基本操作3.3.2模块的选择与连接3.3.3模块的参数设置3.4管理模型的版本3.4.1导引3.4.2管理模型属性3.4.3模型文件更改通知3.4.4指定当前用户3.4.5查看和编辑模型的信息与历史3.4.6修改模型的历史3.5小结第4章Simulink模块操作4.1模块操作4.1.1Simulink模块类型4.1.2自动连接模块4.1.3手动连接模块4.2改变模块外观4.2.1改变模块方向4.2.2改变模块名称4.2.3指定方块图颜色4.3设置模块参数4.3.1设置模块特定参数4.3.2来自工作区的模块参数4.4标注方块图4.4.1编辑标注4.4.2在标注中使用TeX格式命令4.5BlockProperties对话框4.6显示模块输出4.6.1设置输出提示4.6.2模块输出提示选项4.7控制和显示模块的执行顺序4.7.1指定模块优先级4.7.2显示模块执行顺序4.8查找表编辑器4.8.1编辑查询表数值4.8.2显示N-维表4.8.3绘制LUT表曲线4.8.4编辑自定义LUT模块4.9小结第5章Simulink信号操作5.1重要概念5.1.1信号5.1.2信号的采样时间5.1.3样本信号5.1.4帧信号5.2信号基础5.2.1信号属性分类5.2.2信号的线型5.2.3确定输出信号的维数5.2.4确定信号及参数维数的准则5.2.5输入和参数的标量扩展5.2.6设置信号属性5.3Scope模块的高级使用技术5.3.1Scope模块的使用5.3.2悬浮Scope模块的使用5.4显示信号5.4.1显示信号属性5.4.2信号标签5.4.3信号标签的传递5.4.4操作信号标签5.5多维数组信号的连接5.6信号组操作5.6.1创建信号组5.6.2编辑信号组5.6.3编辑信号5.6.4编辑波形5.6.5设置输入信号的时间范围5.6.6输出信号组数据及波形5.6.7用信号组仿真5.6.8仿真选项对话框5.7复合信号5.7.1混合信号5.7.2总线信号5.7.3总线对象5.8小结第6章创建Simulink模型6.1创建模型的要素6.1.1方块图6.1.2系统函数6.1.3状态6.1.4模块参数6.1.5模块采样时间6.1.6用户模块6.1.7系统和子系统6.1.8信号6.1.9模块方法和模型方法6.1.10仿真算法6.2Simulink开放式动态系统建模6.3动态系统数学模型分类6.3.1常微分方程6.3.2差分方程6.3.3组合系统6.4建立动态Simulink模型6.4.1简单系统的仿真分析6.4.2离散系统的仿真分析6.4.3线性系统仿真分析6.4.4混合系统设计分析6.4.5Simulink的调试技术6.4.6避免无效循环6.4.7建模提示6.5小结第7章Simulink仿真设置7.1仿真基础7.1.1设置仿真参数7.1.2控制仿真执行7.1.3交互运行仿真7.2设置仿真算法7.2.1设置仿真时间7.2.2设置仿真算法7.2.3设置仿真步长7.2.4计算仿真步长7.2.5设置误差容限7.3工作区输入/输出设置7.3.1从基本工作区中装载输入7.3.2把输出结果保存到工作区7.3.3装载和保存状态7.3.4设置输出选项7.4输出信号的显示7.4.1Scope模块和XYGraph模块的使用7.4.2悬浮Scope模块和Display模块的使用7.4.3返回变量的使用7.4.4ToWorkspace模块的使用7.5小结第8章系统过零检测及积分器使用8.1过零检测8.1.1过零检测的工作方式8.1.2过零检测的实现方式8.1.3使用过零检测8.1.4关闭过零检测8.2系统代数环的概念与解决方案8.2.1代数环概念8.2.2非代数的直接馈通环8.2.3切断代数环8.2.4消除代数环8.2.5高亮显示代数环8.3高级积分器8.3.1积分器模块参数对话框8.3.2创建自重置积分器8.4仿真诊断选项设置8.4.1仿真算法诊断设置8.4.2采样时间诊断设置8.4.3数据验证诊断设置8.5小结第9章Simulink子系统技术9.1子系统介绍9.1.1Simulink子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