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伴随着电视剧《渴望》、王朔的小说、汪国真的诗以及以《心灵史》为代表的“抵抗”文学进入九十年代的。它们代表着当时文学的两个侧面或两种极端,典型地体现了转型时代文学立场和观念上的冲突。而后来成为九十年代写作标志的“个人化”现象,则是转型市场经济后的衍生物,它是九十年代文学困境与可能的体现: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但这也正是一个拥有新的可能性的时代;写作,不只是肩负某种历史或时代的使命,更是内心生活的某种需要。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