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那年,作者到了印度。后来,他又退了博士学业,一去再去。起初,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去印度,又为什么“走河”。直至多年后,当他用文字艰难回顾那些旅程时才发现,原来,曾经那一连串不明所以的步履,正是为了带领他度过八年漫漫写作的长日,以及日后更为漫长的时光。 《走河》讲述作者只身前往印度,沿恒河及其支流行走,一路溯河而上,终于抵达恒河源头的故事。从大河出海口到大河源头,作者写尽了旅途中的试探、寻径、前进、孤独、执着、荒谬与惊险。他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真实所见的印度,以及印度的平民、苦行僧、外国背包客,形形色色的大城小镇、贫穷村落,寺庙圣地,宗教节庆……他冷静地看待印度社会的繁华与贫穷并存、信仰与世俗交织的热闹生活,在极简用度、回归本真的流浪途中体味心灵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接近。 谢旺霖,1980年生,台湾东吴大学政治、法律系双学士,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所硕士,目前为文字工作者。曾获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赞助,因为流浪而开始文字创作的生涯。2008年出版《转山》简体版,2011年《转山》改编为同名电影上映。2018年出版《走河》繁体版,获台湾文学奖散文金典奖。 推荐序走在众生的道路上 林怀民走河的人,暂时歇息,大概又要出走了吧? 蒋勋没有尽头的行脚 刘克襄这是个天生要说故事的人 骆以军一趟叩问生命的大旅行 郝誉翔 河下游之一 大河出海之二 慢慢地快之三 卡莉的断头台之四 他们的“口水”之五 乞丐与黑洞之六 安迪谈种姓之七 无处不在的活力之八 两河交汇之九 细小的杀戮之十 逆流而走之十一 地图上的边界 河中游之十二 猜火车之十三 梦燃之十四 多看一眼之十五 绕道王舍城之十六 巴士上之十七 走进菩提伽耶之十八 菩提伽耶的台湾日之十九 恒河在瓦拉纳西之二十 巴布与茱莉亚之二十一 我的洗礼之二十二 摆渡人之二十三 又见车夫 河上游之二十四 另一种观看的方式之二十五 克里希那之城之二十六 重返恒河之二十七 前进!前进!之二十八 关于一○八之二十九 等待之三十 朝向大河尽头后记 不明所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