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建校时非常早建立的院系之一的“钢铁机械系”,是新中国面向全国冶金工业领域的机械类教学和研究单位。2022年4月,机械工程学院将迎来她的七十周年华诞,学院决定追溯历史,把过去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整理记载下来,于是专门成立了院史编撰工作组。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组成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形成了这部记录详实的院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重大。我1952年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是钢铁机械系的首届学子,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晃已经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七十年,亲历了机械工程学院的发展和壮大,作为过去七十年历史的见证者,学院请我为院史作序,很是荣幸。学院经历七十年的发展,办学规模成倍扩大,学生规模排在学校前列,学科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先霖、久负盛名的“机械设计制图”***教学团队等一大批名师队伍汇聚于此,教书育人,专心科研,成果斐然。我国首台弧形连铸机、早期的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零件轧制技术、物流技术等一大批原创性、奠基性科技成果在这里问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数百项***和省部级科技奖项不断产出。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这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管理专家,晋升为两院院士的校友有6人,成长为省长、市长、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国家大型企业的高管等各类人才上百人,还有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投资管理、互联网等各行各业行业领军人才数百人,当然少不了我们的体育传统,机械健儿们创造了许多北京市乃至全国纪录,楼大鹏就是他们当中的典范。以这些莘莘学子为代表的北科大机械人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七十年发展历程中,学院由1952年建校时的钢铁机械系,几经整合变迁,发展为今天的机械工程学院,下设7个系、4个研究所,建有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和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现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三大门类,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校本硕博学生超过2800人。回望历史,以史为鉴,知兴替,励后人。立足当下,要将我们手中的接力棒交接给学院的后辈们,做好赓续传承工作。借此机械工程学院院史出版之际,向学院献上美好的祝福,同时借此机会倡议所有北科大机械人:要始终心系学院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哿ν心,努力共创机械工程学院百年辉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