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套装上下册)》是一部介绍和评析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怎样发展演变来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如何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说明其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发掘其积极的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这些可能是每个初学西方经济学的读者都希望了解的问题。为了帮助读者学习《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套装上下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西方经济学,我们首先对上述问题作一简要的解答。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套装上下册)》介绍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本上是由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和马歇尔“大综合”中所形成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宏观经济学是由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中所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这两种经济理论加以综合,形成“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此后,在20世纪70年代又加入了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上册)》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的界定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和阶级属性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一、重商主义二、古典经济学三、新古典经济学四、当代西方经济学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二、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三、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二、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三、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四、注重学习和掌握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篇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一、需求的概念二、需求规律三、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第二节 供给一、供给的概念二、供给规律三、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第三节 市场均衡一、均衡的含义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三、市场均衡的变动四、经济模型的结构五、一个动态经济模型第四节 弹性一、弹性的概念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其他需求弹性四、供给弹性第五节 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二、税收效应分析三、弹性和收入第六节 本章评析一、供求分析的理论缺陷二、均衡价格论和劳动价值论三、供求分析和市场调节……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下册)》下篇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一、GDP的含义二、GDP的衡量三、名义GDP和实际GDP四、与GDP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三、通货膨胀的含义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一、家庭调查二、相关指标三、失业的类型四、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第四节 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一、失业二、通货膨胀三、滞胀四、增长问题第五节 本章评析一、对GDP指标的评析二、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析三、对失业指标的评析.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二、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三、两部门经济: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六、其他消费理论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企业部门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二、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三、投资和利率四、投资的理论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一、政府需求二、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国外部门一、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二、净出口的决定三、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一、乘数原理:以投资乘数为例二、与政府相关的乘数第七节 本章评析一、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评析二、对消费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三、对投资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第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