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唐社会中,特别是生存成长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诗人们,在当时时代精神的哺唷、感召下,很多都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致逸兴,他们都希望足履紫霄,一显身手,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当时,有抱负有才干的知识分子要步人仕途,有两条路:一条是科举之路,另一条就是靠朋友举荐。所以当时人们都很重视广交朋友。但是“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交友的过程中,欢聚恨散、喜逢苦别,会经常发生,诗人们值此际往往赋诗相赠,于是乎写下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虽然写的都是送别,但是细读起来,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奇彩纷呈,“别”法迥异。陈秉智、陈红涛、陈洪海编著的《寂寞长亭——唐人别离之美》介绍了以下八种:*潇洒的送别:爽别;*断肠的送别:伤别;*豁达的送别:壮别;*失态的送别:醉别;*缠绵的送别:惜别;*理性的送别:嘱别;*动情的送别:泣别;*失落的送别:怅别。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