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民政协有着紧密而重要的联系,政协里面汇聚了文艺界的代表人物,这是政协报办报的一个优势。从创刊伊始,政协报就与政协文艺界人士直至整个学术文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使30多年来在中国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一大批知名学者、文化人成为报纸的常客。他们在政协报上或鉴古论今,或抒写性情,或建言立论,为这张报纸平添了一份高雅隽永的格调。 《谈艺问源》一书出版的用意是:一拓展报纸的深度和广度,二起到存史留香的作用。 序言 孙家正隽忆缅怀一个真正的巨人 赵丽宏回忆在卓琳大姐府上做客 蔡义江老人与树 家正上大学!上大学! 韩小蕙是爱人,更是我的老师 徐静嫒想念我的老师们 龙新民云淡风轻镇北堡 李东东仁者之风巍峙也 王蒙民族之魂经典之作——我与《红色娘子军》的50年 赵汝蘅我爱芭蕾我爱《红色娘子军》 濮存昕我到昆明西南联大报到 胡邦定师恩如山,往事如昨——忆何振梁先生 谢军我的小友 高洪波忆与汤一介先生的交往 陈鼓应从“母爱”谈到黎烈文往事 陈漱渝记忆的点滴——怀念吴小如先生 王小宁黄裳先生 孙郁永怀恩师浦江清先生 程毅中我为什么写《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黄永玉百年千帆 莫砺锋用三十年演好一部戏——从我演《徐九经升官记》说起 朱世慧说不完的冯牧 高洪波重逢莫斯科 方掬芬缅怀夏之秋先生 严良堃在沈从文的墓园 从维熙赤子之心阅沧桑 铁凝雅怀作画自述 高莽婉拒的技巧 童道明欧陆风情小记 高晓笛国人辩论的表情 梁晓声伟大的芦苇 汤素兰使人深沉的书 聂震宁它自然地吸引着人们 万方门从“青皮”说开去 陈漱渝金屋藏娇 陈醉泗水之阳,泗阳之水 范小青1928,林语堂在东吴 鹿忆鹿(台湾)坐隐与手谈 高洪波莱蒙湖畔的音乐故事 王次炤逆境成才 汪国新年的仪式感 肖复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张抗抗品画须知“虚实” 林岫诞生梦的湖 李汉秋饮酒的学问 谢军生命的狂欢 陈祖芬寄语话唐诗 王蒙理趣政协大家庭 王成喜政协几日感怀 赵长青国家表情 刘星永恒的高原召唤 吴长江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 贾宝兰齐白石的工匠之思与民间智慧 徐冰空间在时问里流淌 王安忆我的书法梦 赵长青短篇小说的物理 王安忆杜拉斯的背影 赵玫后知青时代的“老三样” 肖复兴焦裕禄:一个大写的男人——赴兰考采访手记 何香久曹禺与莎翁二三事 曹树钧马尔克斯:百年之后并不孤独 聂震宁山丁晚年与萧军 刘培育儒家的生活世界——读《梁漱溟日记》有感 刘东邓小平的追念与中国的道路 张颐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写文章说开去 胡邦定京都“天方夜谭”——人间万象琐忆 从维熙当政协委员,您得下力气好好学习 王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读管仲《牧民》有感 夏海齐家之要耕读孝友——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夏海主编的话——代编后记 周北川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