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正式启动《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项目研究至今,已历时三年。 三年中,美术学科项目组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顶层设计和一线创造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整个研究过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相关文献,梳理要点。通过调研,自下而上地归纳、总结学科教学现状,聚焦主要问题,拟定基本思路。 第二阶段:按照统一要求,初步明确关键要素、流程及规格,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具体编写。 第三阶段:由各方教师参加研讨与案例研磨,论证研究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并以此反观顶层设计,再自上而下地进行结构和规格调整。 第四阶段:根据专家的审读反馈,反复打磨《指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通过内部研讨,在各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交流中,相互启发,互通有无,调整改进。 第五阶段:统稿,形成目前《指南》的整体面貌。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始终坚持研究初衷:一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本《指南》致力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科理念,引导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涵养美感、激发创意,不断提高对美术语言及应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断提升美术表现、美术欣赏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二是针对美术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结构不清、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容量普遍偏大、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寻根问源,分析成因。三是提供明确的路径与方法。在经历了细化、提炼、简化的过程后,项目组提出了美术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规格与路径。我们希望它能引导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团队规划教学,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设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