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华夏正统视为落后的“戎狄蛮夷”都自认为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戎狄蛮夷”像飞蛾扑火似的要不断地逐鹿中原?本书通过古学系统梳理发现,除了中原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外,还有一个重要素是,在距今9000~5300年的裴李岗、仰韶时期,中原先民不断向外扩张、迁徙,以及不同群体之间上层的交流,带来关于华夏记忆、观念的认同,才有他们的后裔——周边地区各族群——在距今5300年至西周时期不断地逐鹿中原,又不断地向外扩张景观的出现。中原族群在经过6000年的摩擦、和融合,至西周时期,从混沌的自在阶段过渡到主动的自为阶段,“华夏”民族意识被唤醒,“诸夏”“中国”等概念得以确立,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其实质在于了前朝局限于部族范围的政治视角,而抟铸了一个具有“天下”意识的共同体。中国因此不再是不同体系人群竞争的战场,而成为华夏追求延续、追求强大的角逐舞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