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浪漫之魂:让 - 雅克·卢梭
浪漫之魂:让 - 雅克·卢梭
赵林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0333
原价: ¥59.00
销售价:¥13.23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作者 赵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图书简介

浪漫主义究竟为何? 圣贤康德为何对毁誉参半的卢梭深深敬仰? 西方文化园圃中的瑰丽奇葩 浪漫主义潮流里的思想巨擘 ◎ 编辑推荐 ◆深入了解卢梭生平,以“同情的理解”的角度来解读卢梭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发展脉络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贫苦家庭,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这样一位从小失去母亲,遭父亲抛弃,后又精神失常、为人驱逐的“反叛分子”何以在死后得到人们的崇敬? 威尔·杜兰特曾在《世界文明史》中形容卢梭,“远胜伏尔泰,使宗教复活,使教育改变形态,使法国民气提高,从而激发了浪漫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进而影响到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席勒的戏剧,歌德的小说,华兹华斯、拜伦和雪莱的诗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以及托尔斯泰的伦理学。” 这位18世纪作家和思想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时代先行者,为何会得到毁誉参半的评价?他的一生中做了很多按照一般的伦理准则来衡量是极不道德的事,然而他坚持他做这些事时怀着一颗善良之心。他坚信,当末日审判的号角吹响时,所有站在上帝面前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敢说“我比这个人好!”读了他的故事,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历史上颇有争议的思想巨擘? ◆到底是“渣男”还是真挚情感的抒发? 在与卢梭相识相知的女性中哪一位才是他的挚爱?是诱发他早熟的性本能的朗拜尔西埃小姐,是几至使他殉情自尽的德·菲尔松小姐,是那年花园小径上初次见面亲切妩媚、温柔多情的“妈妈”,是举止粗俗但性情温存的黛莱丝·勒·瓦瑟,还是那位被他自己形容为“真正的爱”的乌德托夫人? 丰富的情感经历给卢梭的作品带来了灵感,增长了他的阅历和知识,更体现了他一生追求朴实无华的自然情感,反对矫揉造作的虚假情意的决心。 ◆卢梭与他的两只“血手” 卢梭提出的“主权者”“公意”等概念的真正含义究竟为何?这两个寓意深刻的概念为何会成为极权主义者的理论依据?与伏尔泰浅薄的嬉笑怒骂不同,卢梭看似温和平静的细流之下,却蕴藏着惊心动魄的聚变能量。从卢梭这个躁动不安的灵魂中伸出的两个血淋淋的螯夹,一个把政治领域中令人敬畏的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一个把思想领域中令人敬畏的上帝送上了绞刑架。 ◆一位将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送进育婴堂的父亲与他的教育学思想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也始终贯穿着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它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师法大自然,顺应人的自由天性,废除教育过程中的一切繁文缛节和沉重枷锁,使受教育者能够健康快乐地发育成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为此他还提出了“直观教育”的方法,就是让儿童直接面对大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观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卢梭把理想中的“自然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年龄对其进行智育、体育、德育、劳育等不同的教育。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卢梭还呼吁每个公民还要具有一种美德,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在《爱弥儿》及其他著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爱国主义的赞美讴歌。正是这样一位被自己国家拒绝的人,正是这样一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却自始至终在艰难坎坷的身体流浪和心灵放逐的路途中满怀对祖国热忱的爱。 ◆道德的堕落是否真由文明进步引起?私有制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究竟在哪儿?文明的进步是不是导致了道德堕落?野蛮人与文明人到底哪一个更幸福? 卢梭认为,人类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不幸最终都应归咎于人类自身,都是由人类不平等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原始社会由于不存在私有财产,也就不存在因私有制而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和奴役现象,而文明的进步和知识的发展,以及私有制导致的自私心理却使人变坏,每张笑脸后可能都藏着歹毒无比的险恶用心。自然状态被卢梭美化为一种自由、平等和幸福的“黄金时代”,与充满奴役、邪恶和不幸的文明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此,卢梭呼吁“回到自然去”,这个口号不仅表达了卢梭对虚构中的自然状态的眷恋,而且更多地表达了卢梭对憧憬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自然状态不过是形式,自由平等才是真正的内容。 ◆上帝是否存在?无神论、自然神论、有神论的精彩博弈 与伏尔泰到死都对信仰问题采取一种闪烁其词的态度相反,卢梭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坚定明朗的态度。 伏尔泰在临终之前用尽全身力气打了忏悔神甫一拳,但他依然不肯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不承认基督神灵这个事实。他活着的时候由于激烈地攻击天主教而名声大噪,死前却因为担心被曝尸荒野不得不对信仰问题保持缄默。而卢梭的教派归属问题虽然游移不定,但是他从来没有否认过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这也正是卢梭的真诚和伏尔泰的虚伪的鲜明对照。卢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并没有神甫在场,只有瓦瑟和冥冥中的上帝守护在他身旁,他的那颗虔诚之心就是他的终傅神甫。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较量也是自然与文明的角逐 卢梭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崇尚自然美而贬抑艺术美,赞美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反对理性的矫柔做作。他认为一切的真正的美的典型都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一切艺术美都是对自然这个“模特儿”的模仿。这一观点与他把文明与自然相对立的思想倾向是完全一致的。 在日常起居、衣着服饰方面,卢梭也提倡简朴的作风。他不愿坐马车而愿意走路,不愿穿金戴银而愿衣着朴素,不愿修筑豪华宫殿作居所而只愿找一处陋室栖身。这种崇尚质朴的自然和歌颂真挚的情感的自然主义美学,典型地表现在他的浪漫主义开山之作《新爱洛伊丝》中。在这部一反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和矫饰理性的书信体小说中,卢梭以天国般优雅宁静的自然风光和处子般青春炽烈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18世纪以来所有浪漫主义者的心灵。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18世纪西方重要思想家卢梭的人生与思想评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卢梭的坎坷人生阐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现卢梭真挚而敏感的浪漫之魂;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卢梭的辩证历史观、社会契约论、主权与公意、自由与平等以及平民主义等思想,分析了卢梭政治学思想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了卢梭的道德、宗教、哲学、教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卢梭对于19世纪风靡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影响。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他的政治学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等都对后世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不同于国内外关于卢梭的研究著作那样过多地囿于冷冰冰的理论分析,而是从“同情的理解”角度来解读卢梭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发展脉络,以一种生命体验和浪漫情怀来再现卢梭的敏感心灵和激越思想。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