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走向》由钟秉林编著。作为社会组织,大学与教会一样,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是*为恒久的社会组织。近千年来,尽管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大学历经了文艺复兴、宗教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变革的洗礼,但大学的运行方式和精神内核仍然保持基本稳定。教会之所以具有稳定性,本质上靠的是信仰;而大学的稳定性,则是基于人类对真理的尊重与追寻,基于人类对文明进步共同价值理念的信奉与坚守。大学具有革故鼎新的特质。大学追求真理,反对欺骗与谎言;崇尚理性,反对迷信与盲从;主张包容,反对一元与独断;尊重个性,反对钳制自由。在人类发展的多个关键历史时期,大学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孕育于教会的中世纪大学,推动欧洲社会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大学,成为了启蒙与自由的先声;我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大学,勇敢地走在了打破腐朽与没落的前列。纵观历史,大学始终具有开放的一面,始终是追求进步的,是常新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