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诗术》(一般译为《诗学》)被认为是其难读的作品。刘小枫教授在这部讲课稿性质的著作中,将带领读者研读《诗术》,力求为有志深入细节者提供必要的基础。为什么《诗学》要译为《诗术》?一部讨论诗及如何作诗的著作,为什么实际上在谈立术?希罗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智术师们与诗术有怎样的关系?模仿又意味着什么?要理解《诗术》,我们必须面对本书提出的这些核心问题。 刘小枫,1956年生,重庆人,1986年以《诗化哲学》蜚声学界,1988年发表《拯救与逍遥》,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取得巴塞尔大学博士学位,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发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学界影响广泛而深远。2003年起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弁言 文献说明 引论:《诗术》寻找属己的读者00 一 《诗术》与现代文教制度0 二 《诗术》的内传0 三 《诗术》的外传与失传0 四 《诗术》为何特别晦涩难解0 原“诗”:古希腊诗术的起源问题 一 希罗多德与诗术 二 苏格拉底 / 柏拉图与诗术 三 诗术与智术 诗术与立法术:《诗术》前五章绎读 题解:何为诗术 一 诗术与模仿 二 模仿与行为的伦理品质 三 模仿与人性差异 四 民主时代与诗人的品质 五 肃剧引论:城邦卫士与灵魂净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