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利曼编写的这本《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趣味物理学》介绍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速度、运动、力、永动机、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热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声学常识等。《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趣味物理学》避开枯燥式的说教,利用一些趣味故事、难题或者奇怪现象引导读者思考,让他们对所学的物理学知识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做得活学活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趣味物理学》是一本集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身的科普读物,能激发读者深入探索与学习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学习物理学的最佳入门书。 别莱利曼(1882-1942),诞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大学毕业以后就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原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他创办和主持列宁格勒“趣味科学之家”,开展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中,还为原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最后奉献。在德国法两斯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饿死。 第1章速度和运动1.1我们的行动到底能有多快?1.2与时间赛跑1.3千分之一秒1.4时间放大镜1.5地球上的我们什么时候转得更快:是白昼还是夜晚?1.6车轮之谜1.7车轮上哪部分移动最慢1.8不是开玩笑的问题1.9帆船从何方驶来?第2章重力和重量·杠杆·压力2.1请站起来!2.2步行和奔跑2.3如何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更稳,向前还是向后?2.4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2.5西瓜炮弹2.6台秤上的秘密2.7物体在什么地方比较重?2.8下落物体的重量2.9《炮弹车厢旅月记》2.10儒勒·凡尔纳的月球之旅2.11用不正确的天平测量出正确的重量2.12肌肉的力量2.13尖锐物体的秘密2.14跟巨鲸相似第3章介质的阻力3.1子弹和空气3.2超远程大炮3.3风筝为什么会飞起?3.4动物滑翔机3.5植物的没有动力的飞行3.6迟缓跳伞3.7飞旋标2.9《炮弹车厢旅月记》2.10儒勒·凡尔纳的月球之旅2.11用不正确的天平测量出正确的重量2.12肌肉的力量2.13尖锐物体的秘密2.14跟巨鲸相似第3章介质的阻力3.1子弹和空气3.2超远程大炮3.3风筝为什么会飞起?3.4动物滑翔机3.5植物的没有动力的飞行3.6迟缓跳伞3.7飞旋标5.10筛子盛水5.11浮沫选矿法5.12凭空臆想的“永动机”5.13肥皂泡5.14最细最薄的东西5.15水中拿物而不湿手的秘密5.16怎样才能喝到水?5.17改良漏斗5.18一吨木头和一吨铁,哪个更重?5.19失去重量的人5.20“永动”的时钟第6章热的现象6.1十月铁路全长是多少6.2天气窃贼6.3艾菲尔铁塔有多高?6.4茶杯和水表管6.5为什么洗完澡后穿不进靴子6.6神仙显灵6.7自主发动的时钟6.8奇怪的香烟6.9拒绝融化的水6.10冰上还是冰下?6.11密闭的房间里的风6.12随手转动的纸片6.13皮袄能增温吗?6.14地面下的季节6.15纸锅煮蛋6.16为什么冰是滑的?6.17冰凌问题第7章光线7.1捕捉影子7.2鸡蛋里的鸡雏7.3滑稽照片7.4日出趣题第8章光的反射和折射8.1隔着墙壁看东西8.2“被砍掉的头”8.3放在前面还是后面8.4镜子的特性8.5镜中人到底是谁8.6对着镜子写字画图8.7捷径8.8乌鸦的飞行路线8.9万花筒8.10迷宫和幻宫8.11光的折射?8.12什么时候走曲线比走直线更快?8.13新鲁滨逊8.14冰透镜取火8.15请太阳光来帮忙8.16海市蜃楼的趣闻8.17“绿光”第9章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的视觉9.1照相机发明之前9.2应该怎样看照片9.3看照片的艺术9.4该把照片放多远9.5放大镜带来的惊喜9.6放大后的照片9.7电影院里的好座位9.8怎样看画报9.9什么是立体镜?9.10天然立体镜9.11用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看9.12鉴别真假票据的简单方法9.13巨视眼9.14立体镜里的星空9.15用三只眼睛看9.16什么是光辉9.17急速时的视觉9.18奇怪的颜色眼镜9.19“奇特的影子”9.20颜色的意外变化9.21书有多高9.22时钟的大小9.23光渗现象9.24最黑的字母9.25活动像片9.26别种错觉9.27近视眼如何看东西第10章声音和听觉10.1寻找回声?10.2声音测量尺10.3声音的镜子10.4剧院大厅里的声音10.5海底的回声10.6昆虫的嗡嗡声10.7听觉幻象10.8蟋蟀在哪里10.9声音怪事10.10“腹语”奇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