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十讲》在人类发展历史的广阔背景中,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真切可靠的案例和丰富多样的插图,讲述什么是设计艺术;中国现代的[设计革命]是偶然还是必然;艺术设计在古代和近现代为什么有不同的运行规律;艺术设计在东方和西方怎么会产生迥然相异的形式,以及艺术设计的起源、本质、构成、形态等问题。作者以史论交叉的眼光和夹议夹叙的笔触,对设计艺术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思辨,并触及到中国古代哲理中与设计相关的问题。如果你是设计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这《设计艺术学十讲》将让你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如果你是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这《设计艺术学十讲》将引导你走进学术研究之门。总之,一切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人员,都会从中咀嚼出不同的滋味。 诸葛铠,1941年出生,现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设计史论研究。从1980年起,在境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书籍《图案设计原理》、《中国纹样辞典》(合编)、《墨朱流韵一中国古代漆器艺术》、《文明的轮回一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主要作者)、《裂变中的传承》等10余种(含参编)。 第一讲中国的设计革命1-1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1-2“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1-3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1-4设计艺术学的构成及其学术规范第二讲人猿相揖别的时刻2-1从艺术起源看最早的设计2-2原始工具的“功能主义”2-2-1原始工具的设计原则2-2-2功能主义促进形式的进步2-3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2-3-1丰富多彩的原始装饰2-3-2原始装饰与图腾2-3-3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内涵2-4原始设计的社会性2-4-1原始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同步增长2-4-2原始设计造就了社会人2-4-3原始设计与非物质文化的互摄第三讲为人造物的艺术3-1设计艺术的组成要素3-1-1科学技术与设计3-1-2艺术与设计3-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构3-2-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对立3-2-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转化3-3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3-3-1“预先设想”是艺术设计的基础3-3-2“美的规律”也是造物的规律3-3-3创新是设计的永恒主题第四讲美的传统与新生4-1人造物的有用性与功能美4-1-1功能美和它的性质4-1-2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4-2人造物的形式与形式美4-2-1形式对于内容的相对独立性4-2-2人造物形式的特征4-2-5从形式到形式美4-3传统美的积淀4-3-1传统美的内在意蕴4-3-2传统美的外在形式4-4现代美的超越……第五讲构成的创造力第六讲设计的形态语言第七讲眼和手的智慧第八讲自然的“人化”熔铸第九讲社会进步的足迹第十讲重新体悟中国的哲理后记参考文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