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子》内容简介:竹子具地上茎(竹竿)和地下茎(竹鞭)。竹竿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一般是中空的,节由箨环和竿环构成。节上有分枝,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向不同方向生枝,左右交错。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即人们常说的“竹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 在国画中,竹子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唐朝时,竹子已经开始入画;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尊为墨竹画的始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渭,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话、吴昌硕等,都在画竹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