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永苏院士是中国有名微生物药学家、生物技术药学家和肿瘤药理学家,也是我国抗肿瘤抗生素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抗肿瘤抗生素、抗体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创建和应用了抗组织谱法、精原细胞法等多种药物筛选方法,主持筛选了10万多个微生物菌种样品,披沙拣金,历尽辛苦先后找到抗肿瘤抗生素30余种,其中普卡霉素(光辉霉素)、博来霉素(争光霉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力达霉素、云南霉素等6种获得了研究开发。自1979年以来,平阳霉素已经成为中国临床常用抗癌药物,1990年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4年入选国家基本药物。博安霉素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几十年来,甄永苏院士一直走在靠前外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学术前沿。他开展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研究,建立杂交瘤细胞株,研制了各种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他从事的抗体靶向药物的高效化和小型化研究达到靠前优选水平,他创造性地提出以核苷转运作为肿瘤化疗靶点,利用核苷转运抑制剂增强抗癌药物疗效的新策略,建立了检测方法,筛选了大量天然来源的样品,为研制用于治疗肿瘤的生化调节剂开辟了新途径。他抢先发售证明核苷转运抑制药双嘧达莫(潘生丁)可增强代谢药的抗肿瘤作用,并提出抗代谢药与核苷转运抑制剂联合作用的重要性。他先后在靠前外重点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发明授权20多项。他还承担了诸多教学、科研和学术组织工作,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肿瘤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生物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卫生部生物技术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抗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临床肿瘤与癌症研究(英文)》副主编;《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杂志》副主编;《药学学报》编委等。他还受聘担任中山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名誉教授。岁逾甲子,成在坚持。勤奋、博学、创新,是甄永苏院士对自己学生的勉励,也是他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医学科学家,把自己生平全部精力都无私地投入到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工作中,60余年来,他始终坚持奋斗在科学研究一线,即使在“”时期,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普卡霉素(光辉霉素)、博来霉素(争光霉素)研制成功等突破性进展。当然甄永苏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与同事们协调一致、和衷共济一起辛勤耕耘的收获,同时也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诸多科研大家的无私指导与帮助。回顾甄永苏院士的科研历程,他无论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面对困苦还是荣耀,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使命,为解除癌症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的苦痛而不懈努力,用自己的忠于使命、竭诚奉献的纯净人生书写了我国抗癌药物研究历史的光辉篇章!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