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泽畔的悲歌》 《楚辞》,又称《楚词》,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具有独特楚文化特征的新诗体,主要由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创作。《楚辞》作为中华美文学之源,滋养并启发着后世所有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泽畔的悲歌》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古诗词课》系列的第二本。本书从楚地的文化切入,细致、全面地讲解了诗人屈原及其重要的代表作品。译注明白易晓,解析内涵丰富,作者吕正惠教授系统地为读者理清《楚辞》的文学内核,走进诗人浪漫、富饶的精神境界,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 《乐府:大地之歌》 《乐府》是《诗经》之后又一次的民歌大汇集。它句式灵活多变,能够入乐吟唱。风格自然质朴,善于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叙述感人至深的故事。《乐府:大地之歌》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古诗词课》系列的第三本。本书详细介绍了“乐府诗”的由来、分类和发展。作者傅锡壬教授以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为底本,对多篇佳作进行了口语化的翻译,并添加了精要的赏析,便于读者领略《乐府》的文学特色,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诗歌的起源。西汉时,《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 “五经”之一。《诗经:先民的歌唱》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古诗词课》系列的第一本。本书由中国古典文学大师裴溥言选篇、评解,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解读了《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国风》六十八篇、《雅》二十篇、《颂》七篇),故事生动、注释精准、评解优美。虽为节选,但完整地再现了先民坚韧的奋斗精神,焕发出古老诗歌隽永、蓬勃的生命力,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