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位园林树木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组成、周期和分类3个课题;模块二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 分6个课题。精彩内容:课题一园林树木的组成园林树木是指在园林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具体来说,凡适合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中心、公园等应用,以绿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都可以称为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园林树木是构成园林景观、发挥绿化功能的主要植物材料,同时也是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园林树木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6种器官构成,每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其生理功能也不同。水分与矿物质的吸收、输导和蒸腾,以及有机物的制造、运输、利用和储藏都是由树木的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完成的,它们是植物维持生命的基础;花、果实和种子为树木的繁殖器官,主要起繁殖后代的作用。学目标了解树体的组成,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掌握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特点。了解树木各器官的关系,会利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解决不同器官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学导语园林树木的种类繁多,不同树种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银杏叶的形状像扇子,果实呈球形;五角枫的叶分裂开形如手掌,果实形如蝇翼。园林树木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哪些类型?它们都有着怎样的结构?它们又是如何的?针对它们不同的特点,在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学内容一、树体的结构树体主要由树冠、树干和树根3部分组成(见图111)。树冠和树干为地上部分,树根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交界处为根茎,根茎是树木营养物质运输的必经通道。树体各组成部分的定义及作用如表111所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