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教材由山东一线名师在深入研究2016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丰富全面,重难点星级标注,更有名师配套试题解析。同时,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双色印刷,个性排版,含有考点导视、移动讲堂、真题云搜索、课堂练习等多样栏目,帮助考生便捷、快速、高效地备考。 华图教师以打造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师招录考试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教研教学为核心,主要培训项目有各地方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教师岗位考试以及特岗教师考试辅导等项目培训,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部门合作,每年辅导各类学员数十万人次。 篇 教育学 章 教育与教育学3 节 教育的发展 4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 11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7 节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8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9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 20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21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22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25 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26 第二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作用 27 第三节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28 第四章 教育目的32 节 教育目的概述 33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4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35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39 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40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41 第三节 义务教育 43 第四节 终身教育 44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47 节 学 生 48 第二节 教 师 50 第三节 师生关系 57 第七章 课程62 节 课程概述 63 第二节 课程目标 66 第三节 课程资源 68 第四节 课程内容 69 第五节 课程设计 70 第六节 课程实施 72 第七节 课程评价 74 第八章 教学77 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78 第二节 教学过程 81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86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94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99 第六节 教学评价 102 第七节 教学模式 106 第九章 德育110 节 德育的概述 111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13 第三节 德育过程 114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16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125 节 班级管理概述 126 第二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29 第三节 班级管理模式 132 第四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33 第十一章 课外校外教育136 节 课外活动概述 137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38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特点与要求 140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教育 142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145 节 教育研究概述 146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47 第三节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50 第十三章 素质教育155 节 素质教育 156 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及其实现途径 160 第十四章 新课程改革165 第十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174 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及原则 175 第二节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上) 180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下) 184 第四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90 第五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评价 197 目 录 第二篇 心理学 部分 普通心理学 章 心理学概述209 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10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211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14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方法 216 第二章 认识过程218 节 注意 219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225 第三节 记 忆 233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241 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 245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252 节 情绪、情感 253 第二节 意 志 259 第四章 个性心理263 节 需要与兴趣 264 第二节 能 力 267 第三节 人 格 272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281 节 社会化 282 第二节 社会态度 284 第三节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285 第四节 人际关系 288 第五节 群体心理 291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296 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297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98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00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303 节 心理发展概述 304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313 第三章 学习理论317 节 学习概述 318 第二节 学习理论 321 第四章 学习心理337 节 学习动机 338 第二节 学习策略 345 第三节 学习迁移 349 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 355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363 第六节 态度与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