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问题研究
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问题研究
作者:谢菁菁著 | 中国检察出版社
ISBN:9787510204494
原价: ¥28.00
销售价:¥14.90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经济
作者 作者:谢菁菁著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图书简介

保理是一种新型的贸易结算工具和贸易融资工具。随着世界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能够满足进口商延期付款要求又能满足出口商尽快收款要求的保理日益盛行。国际保理是保理的一种类型,涉及位于不同营业地的进口商与出口商之间的应收账款转让。对国际保理的研究,一方面要着眼于国际保理的功能所形成的复杂的合同安排,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国际保理涉及的债权让与的准物权性。既要结合国内立法的债权让与的基本理论,也要结合国际立法对便利信贷和促进债权流动性的规则。同时要从各国立法的差异中寻找我国立法的不足,完善现有应收账款转让的具体规定。《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问题研究》共六章。从国际保理业务的商业实践和法律制度出发,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立足于国际保理的合同性和准物权性,结合国际保理具有的账户管理、催收账款、贸易融资和坏账担保功能,对国际保理的法律性质、国际保理中的应收账款转让以及效力、应收账款转让中的权利冲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立法和国际立法的比较和分析,对我国国际保理的法律框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完善建议。第一章绪论对研究意义、现在研究状况、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国际保理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并按照业务特点对保理进行了分类。国际保理是指在保理商和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出口商之间的一个持续有效的安排,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坏账担保、催收账款或账户管理的服务,由出口商向保理商转让国际贸易中的应收账款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的各种分类是在商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保理功能的不同组合。该章并对国际保理对于各方当事人以及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的价值从经济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对国际保理法律性质的探讨。保理的历史发展是研究保理的相关法律问题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国际保理发源于14世纪的英国,形成于19世纪的美国,并于20世纪后期兴盛于欧洲。从最初的货物销售发展到现代的信用销售,从对货物的占有到脱离了占有而对应收账款享有权利,从对货物的一般留置权到对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从简单的催收账款到贸易融资和坏账担保,国际保理的发展与债的利用紧密相关。国际保理的法律性质不是委托代理、代位清偿、债权担保,而是债权让与。基于债权让与国际保理可以实现其全部功能。美国作为现代保理的提供者,对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的保理提供了与担保权益一样的规范。即使将应收账款出售和应收账款担保同时规定在担保权益之下,美国仍充分肯定了保理的性质是债权让与而不是其他。建立在债权让与基础上,《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问题研究》就双保理模式对国际保理中涉及的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了分析。作为与保理合同相联系的国际贸易合同,原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合同的修改权利应予以限制。是否限制和如何限制应同时考虑到保理商作为受让人的权利保护和进口商作为债务人的权利保护。本书认为,国际保理应允许国际贸易合同中的当事人进行修改,但是应将修改限制于出口商已经履行义务而进口商尚未清偿的应收账款,即以发票日为时点确认修改对保理商的效力。对于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的权利义务,本书采用传统的合同成立理论分别对国际保理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进行了分析。信用额度核定是保理商权利保护最关键的问题。信用额度核定划分了坏账风险的转移时间。国际业务实践中的具体规则,如对全部应收账款全部转让的条款,过分保护了保理商利益,应当合理利用保理合同予以排除。对于双保理中进口保理商和出口保理商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相互保理协议与有关业务惯例确认。而对进口保理商权利保护的倾斜也应引起注意。应通过相互保理协议加以排除和力求对等。对于保理商与债务人的关系,涉及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效力。转让通知是国际保理中的关键文件,起到了风险划分的作用。通知之后保理商完全取代了出口商,作为新债权人收取账款,而债务人则维持不变,享有对原债权人的抗辩权和抵销权。对于各方之间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的分析,表明国际保理合同的合同性和准物权性。与国际保理的具体功能相联系,在原债权人、新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具体的规则应显现对各方利益的平衡保护。国际贸易合同和国际保理合同通过合同安排促进了合同缔约方利益的平衡。而有关法律规定则由更高的价值引导,促进了对合同之外的非缔约方的保护。第四章对应收账款可转让性、转让效力和转让公示分别进行了论述。可转让性确定了国际保理的标的物。对可转让_的应收账款,可能存在法律限制和当事人约定的限制。前者对应的是未来应收账款是否可以转让,后者对应国际贸易合同中禁止转让约定是否有效。尽管各国对此两个问题的规定存在差异,但是各国法律都不约而同、或迟或早地经历了从施加限制到放松限制的过程。有关国际公约亦对这两个问题采取了宽松的态度以支持债权的流转、便利信用的提供和降低信用成本。本书认为,从促进贸易和信用流通的角度应对上述限制加以限制。具体地说,对于具有确定性的未来应收账款应当允许转让,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