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传统的新闻与传播学进行梳理之后,作者首次以批判的视角,指出传播效果传统理论的局限,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制作产业的复杂性和公众对内容的回应能力上。作者还从民意调查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电视新闻的社会地位以及互联网的掌管等方面,分析了传媒与政治的关系。目录前言 社会学与传播学理论传播的三个维度大众传播是核心问题绪论研究客体的构成第一章 传播研究的诸多难点人所共知?主流传媒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批评走向极端歌颂走向极端理性/技术的冲突是传播的核心问题“传播”和“传媒”社会学话语第二章 传播社会学错失发展转机社会科学基本概念与传播欧洲社会学奠基人与传媒奠基理论后继无人与针对现代性的悲观论调美国的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第一部分 让传播告别自然效果问题……或怎样摆脱效果问题?第三章 直接效果论的陷阱传媒效果恐惧症及其渊源宣传的定义刺激效果和“皮下注射”理论广告是说服传播合理存在的证据吗?小结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理论从大众文化到文化工业战争因素的作用与文化精英主义问题与方法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承第五章 拉扎斯菲尔德的有限效果论美国经验主义的起源“人的发现”二级传播理论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过于重视实证与轻意识形态分析第六章 从数学模型到传播人类学研究香农与数学信息论维纳与控制论传播、道德和万用物理学错拿人类打比方与功能主义相遇帕洛·阿尔托学派和乐队模型小结第七章 麦克卢汉和技术决定论“媒介即信息”正反论据和案例技术的尽头在哪里?历史的诡计:麦克卢汉学说成了阐释学第二部分 将传播纳入文化范畴生产/接收的博弈第八章 从符号学到实用主义语言学的转折结构语言学与传播普遍理论之梦符号学与大众传播符号研究:巴特与艾柯话语的社会铭写转向实用主义超越界线:社会第九章 文化实践理论消费:布尔迪厄的文化实践等级论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问题当代的文化变迁“从排他到兼收并蓄”从消费到接收接收研究传统米歇尔·德塞尔托和接收问题小结第十章 文化研究穷人的文化:走向人种学斯图沃特·霍尔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编码/解码模型美国的影响新的理论立场:猛烈抨击精英主义多义和意义的普遍商谈“符号民主”和“后现代主义”的难点建构主义进一步发展:酷儿和后殖民拐点第十一章 传播从业者的社会学分析功能主义新闻社会学:“新闻制作”研究回归批判:记者及其环境多重目标的问题小结:没有公众的风景?第十二章 从生产逻辑到传播行业埃德加·莫兰:标准化与创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从文化工业到创新产业霍华德·贝克:生产即合作挑战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身份听命于受众?小结第三部分 传播多元化民主、创新、反思第十三章 公共舆论的政治理论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理论传媒左右选举?公共舆论确实存在吗?作为互动的政治传播走向公共空间第十四章 公共空间理论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交往行为当代公共领域南茜·弗雷泽眼中的公共空间“真人秀”:走向堕落,还是更加丰富?公共经验的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多元化进程第十五章 全新的传播社会学传播社会学的三个阶段后现代主义的死胡同回归奠基人:转向反思从社会学到文化研究……又回到社会学新的传媒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知识的链条接收生产内容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运动的“文化产品”第十六章 互联网与“信息新技术”互联网:超级媒介的承诺与幻想超越乌托邦:依靠单一手段的异质媒介互联网的使用屏幕竞争:电视的终结?报业及音乐领域之变迁个人主义和族群之问题“电子民主”政治重组的启示结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