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现代课程论
现代课程论
作者:钟启泉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013609
原价: ¥45.00
销售价:¥14.72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文化
作者 作者:钟启泉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图书简介

《现代课程论(新版)》是在《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现代课程论(新版)》分两大部分,共九章。第一部论述“课程理论与课程研究”(1-7章),第二部分论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8、9章)。作者力图贴近国际课程研究的前沿,贴近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勾画课程理论的发展轮廓,着重向读者介绍当代最有影响的课程学说及其基本特点。 钟启泉,男,1939年8月生。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专家,日本国京都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和日本课程学会会员。专攻比较教学论、课程论、国际教育学。1979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90多篇,著作(著、译、编)23部。其代表作《现代课程论》出版以来多次获奖,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班级经营》,译著《现代教育学基础》、《教学论原理》、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等也被广泛采用。主编的“求索”丛书(10卷本,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中心内容,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5年)和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1995年)。主编“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4卷本)己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目前主持“九五”国家重点课题《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课题比较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国外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教育部委托课题研究《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前言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第一部课程理论与课程研究第一章学校课程的发展与研究第一节课程发展的轨迹一课程的轮廓二古典中心课程的兴衰三课程近代化的新阶段四课程的现代化改革第二节世界课程发展的方向一课程发展的方向:统整与开放二课程的国际化三课程的信息化四课程的综合化第三节世界课程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一课程研究的现状二课程研究的新趋势参考文献第二章教育先驱的课程论遗产第一节古典课程论的形成一人文主义者的儿童观及其教育思想二古典课程论的创立三启蒙思想与洛克、卢梭的课程论第二节裴斯泰洛齐主义的课程论一裴斯泰洛齐的基础教养与直观教学二裴斯泰洛齐主义的课程论第三节功利主义的课程论一科学教育的发展——以英国为中心二斯宾塞的课程论三赫胥黎的课程论第四节赫尔巴特主义的课程论一赫尔巴特主义二戚勒的课程论三赖因的课程论四美国的赫尔巴特主义与中心统整法第五节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一经验主义课程编制论二杜威的思维训练说与课程改造第六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课程一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构想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三在公共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教劳结合”四综合技术教育与新教育参考文献第三章从现代课程论到后现代课程论第一节学问中心课程的出现及其结构特征一学问中心课程出现的背景及目的二学问中心课程的结构特征第二节学问中心课程的特点一学问化二专业化三结构化第三节费尼克斯论“学科的学问性”一知识建构学二学问逻辑三学问的实体结构四学问的形式结构五想象力第四节知识结构与课程一学科结构论二布鲁纳关于知识结构的定理三结构的教育价值四三种水平的结构论第五节后现代课程论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分野二车里霍尔姆斯的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三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四奥利弗的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五后现代课程论的功罪参考文献第四章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及其超越第一节对学问中心课程的批判一现代学校教育的迷惘与人本主义教育二学问中心课程的疑义三学问的结构与学科内容四科学的认识逻辑与儿童的认识逻辑第二节情意教育论一人本主义课程的基本方向二课程的情意基础三人本主义课程的内容四人本主义课程的关键概念第三节人本主义课程的框架一教育的人本化二超越课程论三人本主义课程的特点四对人本主义课程的批判:“恢复基础”第四节整体教育论一整体教育的基本观点二整体教育的理论射程三整体教育的哲学基础参考文献第五章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的考察(一)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界说二课程的领域三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第二节课程类型一结构与范型二课程的分类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四学问中心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五基础教育的一种课程结构范型第三节现代学校教育与课程结构一课程编制二生活与经验三范畴与序列四分化与统整五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第四节学力论与课程结构一学力与能力二学力的结构三学力结构与课程三层结构论第五节课程编制的逻辑与原则一课程编制的逻辑二课程编制的原则参考文献第六章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的考察(二)第一节课程的社会学研究一社会科学与课程研究二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第二节课程编制与发展观一关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认识二发展观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式三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四发展阶段论与学校课程五儿童发展与课程编制六多元智力理论与课程编制第三节课程编制的教育哲学基础……第七章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的考察(三)第一节从“行为目标”到“体验目标”第二节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第三节从“教材”到“学材”第四节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第五节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参考文献第二部分第八章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第一节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第二节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第三节“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第四节学校个性与学校文化参考文献第九章课程实施与教师角色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一种课程生成模式第二节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第三节课程实践与教师角色第四节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参考文献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