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侠义英雄/中国故事系列
侠义英雄/中国故事系列
半夏 | 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29879
原价: ¥15.00
销售价:¥4.08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民间文学
作者 半夏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图书简介

总序 中国人提到讲故事,似乎只在唱摇篮曲的时候才用得着,感觉那是十分小儿科的事情。其实小儿科,不但在医学上是并非初级的,就是在所谓的人文层面,也绝不简单。比如,婴儿的某些本事,其实有些是成人所不具备的,像在娘胎里用肺在水下的呼吸,等等,更接近于动物界的许多本能。虽然,站在人本的角度,动物似乎不过是人类大锅里面的块肉而已,只有送上刀俎或者逃避余生的份儿,但其实在生命的出发线上,人类和蝼蚁什么的,都是某一个分子或者链节而已,并不存在主宰和庶民的差距,所谓初级和高级,不过是人类圈定的出场先后的顺位罢了,未必后出场的一定高明,一定压轴,就像串在一起的珠子,并没有差异。有一点倒是确定的,即:愈是靠后的其实愈接近终极,也就是死亡。所以,本能什么的,大约是不可以轻视的。列宁同志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话确实深刻。 还来说故事。故事虽然有哄孩子睡觉的催眠功效,但其实受众的范围和时段,并非局限在小孩子或者睡觉 前。当然,似乎孩子们总是故事的忠实追随者,故事的切入也往往和夜晚相关,比如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孩子的追随,是他们不遮掩自己的兴趣和天真;故事趁着夜幕的掩蔽,大约起因娱乐总在劳作之余的配置。不遮掩是直白的显露,不等于遮掩的就没有,所以成熟这个词主要用来标志长大。娱乐在白天的劳作之余,则是比较传统的分工,一如男耕女织,也许过时,但却有理,现在也是把白天叫做工作,晚上叫做夜生活的。 孩儿时曾经很羡慕《一千零一夜》和《十日谈》,倒不在于那故事的智慧或者文艺的复兴什么的,只是觉得有成百上千的故事放在那里,不会有饥饿的感觉。还透着放心,可以看一气了。 其实爱听故事,原是并非仅仅孩子的人类身上,像饮食男女的欲望一样的本能,人之大欲存在那儿,不成熟的孩子们不遮掩,成熟了的成人们遮掩也仍然是具有的,并不幼稚。 过去有说故事讲哲学的段子,故事的确里面有哲学,是生活的智慧,只是别太把哲学当大事欺负人,听故事原是为了愉悦,就像上厕所的时候看闲书,不是蹲私塾谨受教的体位,哲学什么的深刻意味,最好是采取融化在血液里的什么手段,潜移默化些个,就像做药的,外面裹上个糖衣,总比捏着鼻子灌舒服些,至于里面包的是不是炮弹,那就看做药的怎么想了。但怎么想那是后面的事,先还是要鲜活泼辣些才好,写《史记》的太史公,讲大英雄韩信,也有钻裤裆的引人段落。今天的历史倒是早没人这么写了,所以做不了无韵的《离骚》,所以被官了刑的司马迁写的东西才叫绝唱。 以往说故事,大都集中在洋货上,譬如《一千零一夜》或者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之类,似乎本土的很匮乏似的。这就像中国古代的科技,都说是被封建扼杀了,宛如不存在,可等那个叫Joseph Needham的伦敦人李约瑟写出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似乎那些被扼杀的东西,刹时间就都复活了一样。我们在钦佩李约瑟博士的博物通达之余,似乎也该来检讨一下我们作为本土住民的后殖民倾向。难道外国人敲定的才算被公认? 孔子他老人家是不大喜欢谈怪力乱神的,但这并不该是中国缺乏故事的症结。譬如,他老人家还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可千百年下来了,好色仍然强势过好德。足见,并不在孔子的说和不说。再者,不说不等于不该说。他老人家自己就讲了,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规避而已。 …… 目录 总序 红拂识英 虬髯客侠义相助 陌路逢亲 绛帻生认妹儆凶 来去如风 聂隐娘出神入化 我自杀人 游侠儿仗义自承 佳人神技 魏州城红线盗盒 赤霞神剑 破革囊犹擒老魅 豪门似海 昆仑奴飞檐走壁 暴虎冯河 豪侠士失机饮恨 步罡飞剑 樊夫人救人危难 壮士挥刃 郭元振救女除妖 翩若惊鸿 车中女身怀绝技 楚王铸剑 眉间尺刎颈复仇 救民水火 陈鸾凤怒斗雷公 处士恻隐 唐天师除害昭潭 生死契阔 壮士自刎救无双 士子穷愁 袁娘救危撮奇缘 怨鬼托梦 侠烈妇誓血复仇 化石成金 潦倒郎终得贤妇 封姨肆虐 玄微仗义救花精 举重若轻 侠士奇丐两肝胆 巨蛇噬女 逞奇智李寄斩蛇 顽童妙算 个儿郎讨灭狐祟 少年无惧 宋定伯捉鬼卖鬼 刎颈之交 吴保安弃家赎友 惺惺相惜 髯宗师洗心革面 书生落魄 胡侠客拔刀救劫 将军情重 涉深险击杀白猿 飘杳侠女 埋姓名三年方鸣 少女真情 狐仙偏生讨狐子 才子佳人 虞侯慨然救柳氏 轻财重义 金兰友用心良苦 以厚报德 贵公子遭际侠盗 壮士鲸吞 豪侠士终获报德 吉人天相 长髯客盗亦有道 幽明异路 九娘子借兵复仇 万劫不移 孝子阴曹雪奇冤 文摘 书摘 豪门似海 昆仑奴飞檐走壁 唐朝代宗李豫大历年间,有一位姓崔的书生,他的父亲与朝中的一位功高盖世的一品勋臣关系交厚。这位勋臣便是郭子仪。 这郭子仪乃是唐朝的名将,曾任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玄宗天宝年问,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谋反,声势浩大,唐朝政权岌岌可危。郭子仪率兵讨伐安、史,多次击败叛军,最后力挽狂澜,扫清了叛乱,稳定了唐朝的统治。代宗即位后,吐蕃入犯,他又出任元帅,使吐蕃军兵望风而逃。因了如此的功勋,这郭子仪手握兵权,在朝中自是位高权重,无人可比。 崔生这时正挂名担任着负责宫廷警卫事务的千牛官职。这天,崔生的父亲叫过崔生,说郭子仪病了,让他前去拜见郭子仪,带自己探望一下郭子仪的病情。 这崔生正当少年,容貌美如冠玉,性情孤高狷介,举止安详,言谈清雅。到了郭家,郭子仪听说是崔家的公子,便命侍姬卷起遮帘,叫崔生进到内室。 崔生拜见郭子仪,并转达了父亲的问候。郭子仪见崔生人物俊秀,气度不凡,对他十分喜欢,命人看座,让他坐下谈话。 这时,有三名侍姬在郭子仪身边侍奉,她们全都是绝色的美人。三个人将金瓯中盛放的樱桃剥去了皮,浇上甜酪,呈送上来。郭子仪命一位身穿红色绡衣的侍姬,端过一瓯给崔生吃。崔生年少,这样美色的侍姬站在身边,使他心中紧张羞赧,不肯食用。 郭子仪见了,便让那红绡衣侍姬用勺子喂崔生吃。崔生不得已,只好吃了几口,那红绡衣侍姬见了他的窘态,不禁掩面而笑。 坐了一会儿,崔生便起身告辞。郭子仪对他说:“郎君有空儿的时候,一定要常过来看看,不要疏远了老夫。” 说罢,让红绡衣侍姬送崔生出院。崔生走到外面,回头来看,见红绡衣侍姬向自己伸出三个手指头,又将手掌来回翻覆了三次,然后指指胸前的小镜子,低声说道:“记住!”别的再也没说什么。 崔生回到家里,向父亲转达了郭子仪的意思。从此后,他便割舍不下那红绡衣侍姬,整天日思夜想,神迷意夺,失魂落魄,不言不语,形容沮丧,精神恍惚,冥思苦想,天天不思茶饭,只是口里吟诗道: 误到蓬山顶上游, 明�玉女动星眸。 朱扉半掩深宫月, 应照*芝雪艳愁。 他身边的人都搞不懂他究竟在想什么。他家有个昆仑种的奴隶,名叫磨勒。皮肤黧黑,孔武有力。磨勒见崔生这般憔悴模样,便对他说:“郎君心中一定有什么事吧?为何这样成天抱 憾不已?郎君为何不告诉老奴呢?” 崔生说:“你们这样的人又知道什么,倒来问我心中想的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