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读曹操的意义:曹操一生戎马,在东汉军阀割据、天下混乱的局势下,他依靠爱惜人才、恢复生产、安抚百姓等一系列政策,战胜了一个个强敌,结束了中国北方连年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北方,为北方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曹操虽然身为武将,但在文学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在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中,既有对戎马生活的感悟,也有对壮志的向往,更多的是他对人生时光的缅怀,曹操的诗文,大都豪气凌云,让人读来情绪激荡,壮志满怀。 曹操开创了一代建安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但是,在很多历史剧文中,总是将曹操刻画成一个白脸奸相的模样,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分析啦。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