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基础教程》以十八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时代发展要求,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吸收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教材的综合性、时代性、简明性和实用性,重点向青年学生传授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国防建设、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军事技能理论和知识,使学生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国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国防观念,树立新型的国家安全观;了解新时期新阶段国际战略环境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熟悉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和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加深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理解,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防后备人才。 第一章 中国国防第一节 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基本要素二、中国国防史回顾三、国防历史的启示第二节 中国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体系二、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三、大学生服义务兵相关政策第三节 中国国防建设一、国防体制二、国防建设成就三、国防建设目标四、国防政策第四节 中国武装力量建设一、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与体制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体制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第五节 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的意义二、国防动员的内容与要求三、国防动员的实施第二章 军事思想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概念二、军事思想的特征三、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四、军事思想的作用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三、《孙子兵法》简介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环境及其影响二、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现状和特点二、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选择三、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特点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三、我国国家安全政策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提出二、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形势三、我国安全观的新发展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一、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二、军事高技术发展三、军事高技术与现代战争第二节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主要运用一、精确制导技术二、军事航天技术三、指挥自动化技术四、电子对抗技术五、侦察监视技术与伪装隐身技术六、军事核技术七、新概念武器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演变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四、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五、典型战例分析第五章 大学生军事训练第一节 大学生军训简介一、大学生军训的意义二、军训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队列知识简介一、《队列条令》的作用与内容二、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三、班、排、连的队列动作第三节 轻武器射击常识一、自动步枪简介二、基本射击学原理三、射击相关知识四、实弹射击第四节 野营拉练一、行军二、宿营第五节 兵器知识简介一、火炮二、装甲车与坦克三、舰艇四、军用飞机五、导弹六、核武器第六节 阅兵简介第六章 非战争行动与应急避险第一节 非战争行动一、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二、非战争行动中军队担负的主要任务三、实施抢险救灾行动应遵循的原则四、实施抢险救灾行动对地方政府的要求第二节 应急避险常识一、树立安全自护意识,培养防灾技能二、各种灾害下的应急避险措施第三节 “防劫持、防毒、防爆炸”常识一、防劫持二、防毒三、防爆炸四、突发事件中的公众行为第四节 自救与互救一、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二、急救技能三、止血四、包扎五、其他常见伤病的救护六、特殊伤的救护第五节 野外生存一、野外生存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二、生存的基本需要及其获取参考文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