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是“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禅茶之旨趣就是借“雅”来体悟佛法之空性。宇宙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在内它的本体都是四大所成,即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成,在禅茶茶道中四大均有所表,即茶具表地大,沏茶之水表水大,给茶水加温之热力表火大,行茶道之动作或品茶表风大。禅茶虽然是“空”,但禅茶含万法。这里所指的“性空”的“性”不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自体),“自性”的含义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人们只要冷静反复推论思考就会领会,不依任何条件的绝对的独立存在的“自性”是根本没有的。佛教茶文化是世界瞩目的文化现象,在光泉大和尚的直接领导下,杭州市佛教协会、禅茶研究中心、灵隐寺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搭建了研究交流的平台——禅茶文化论坛,以出版《禅茶文化论坛丛书》的形式贡献于全社会。《禅茶:清规与茶礼》的中心议题是茶汤礼仪,从禅宗清规和“四头茶礼”展开深入具体的研究,为理解包括古代佛教茶汤礼仪在内的茶汤文化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成果。为纪念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茶文化学者熊仓功夫博士七十寿辰,介绍了他在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教授任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由此把握日本最前端的茶文化研究动态。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