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父广熙公,字义平、仁平,在烟台芝水牟氏世系老支中属广字辈,排为二十世,生于1911年2月21日,卒于2003年3月25日,享年93虚岁。作为慈父的长子,我有责任传承老人家的遗志、遗作和家教,更是怀着感恩的心情读老人家的作品、书信,不忘老人家生前对我的谆谆嘱托,一边整理文集,一边感动不已。我捧在手里的不是普通的写在各种旧纸上的手稿,而是比一大堆金子要珍贵得多的精神遗产,它是无价之宝,是滋养我们延德堂子孙的丰厚资粮。我是幸运的,从小生活在祖辈忠厚家风和慈父慈母道德家教的氛围之中,养成了老实做人、认真做事、乐于助人的习性,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如此大恩大德,怎能稍有淡忘?但我又感到惭愧,未能早日把慈父遗稿整理成册,心有不安。慈父的手稿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写就的,主要内容是传承弘扬以孔子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史家德。早在二十多年前,慈父在渐趋衰老之时就明确向我交代,要我整理他的手稿,印制成书,分送族亲和后人,也希望传播到社会,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慈父临终前嘱咐身边家人,要保管好存放手稿的书柜,完整地交给我处理,因为我是研究中华文化和儒学的学者,应该能够完成他的遗愿。慈父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而且多次加以叮咛。我当面应承,并在京打印出《延德堂家史》和《延德堂教育文选》,寄送多册回芝水。慈父过世后,我将遗稿带回北京,准备加以整理。不料此后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承担重任达数年之久,退休后又生病调养,把完整地整理慈父遗稿一事拖着未办,直到近期才觉悟到这是自己眼前第1件大事,必须赶快办好,才能慰藉慈父在天之灵,也能使自己安心无愧。我向慈父神灵告罪。 儿子未能及时恪尽孝道,羞惭莫名。于是抓紧工作,弥补前愆,终于告成,可以奉献于父灵之前了。 我在阅读慈父家史、书文、建言、诗作、回忆、家信时,愈益感到,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不仅心里有着家族的关怀、社会的责任,还有着远见、精辟的论说,不愧是民族文化的当代先知先觉者,可称为新型的民间儒者、林野文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慈父在赞扬新中国涤荡旧社会污泥浊水的同时,就坚定地认为:中国的精神文明离不开孔孟之道的引领。,我当时不理解,后来才逐步回归到慈父指引的中华文化道路上。改革开放不久,许多人尚不能摆脱“**”批孔反儒的阴影之时,慈父就动笔阐扬中华传统文明和儒家道德精粹了。他很长时间里是寂寞的,其真知灼见,直到21世纪以后,才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的自觉意识,这难道不是文化先行者的睿智洞见么!而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大智慧,乃是祖祖辈辈传承不息的文化基因之所致,经过慈父自觉地反思体悟,铸造出一颗仁爱的中国心,不过有些人把它丢掉了。正如慈父在家史“自叙”中所说:“我平生笃信儒学,终身不改父志,以为孔孟之道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经之路。 编者前言一、延德堂家庭教育文选(一九九四年八月)说明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言集教育与家庭教育孝道养生之道家庭常识特效偏方(三则)二、儒学论文(古文)好古论(一九八四年)论孔子之道(概述)(一九八六年)原仁(一九八二年)论儒家之忠君(一九八四年)人才论(之一)(一九七八年)德才兼备论(一九八二年)知人(一九八三年)治心(一九八三年)性善性恶论(一九八一年)小评(一九七二年)博学(一九七七年)说文章(一九七六年)礼[浅说](一九八二年)“无为”、“无不为”解(一九七七年)短评三则(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和平之神萨达特(一九七八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九八一年)短评(一九七六年)和平之神从天而降(一九七八年)纪念和平之神萨达特总统(一九八二年)修复谱书序(一九八二年)短评五则(一九七二年)人才论(之二)(一九八二年)法先王论(一九八二年)唯仁能救天下(一九九一年)《文集》序(一九九〇年)天道与人道(一九九一年)安身立命短评(一九九四年)人间最贵圣贤志天下至高父母心结语(一九九七年)三、儒学论文(白话)剖析“仁”(一九八八年)论消灭战争(一九八八年)《论语》解惑(一九九〇年)追悼忠心治国大文学家范仲淹(一九九九年)《论语》读后感(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四年)读《中庸》、《大学》感想(一九九五年)感怀(一九九六年)我一生笃信儒学(一九九七年)四、孔子研究集义:伟大在什么地方(一九八七年)附:与曲阜文管会的通信及回信影印件内容提要集义五、感想随感十五则一线曙光(一九八九年)短评(一九八九年)孔子诞辰纪念日记叙(一九八九年)座右铭(一九八二年)渴望瞻仰曲阜圣地(一九八二年)教育与仁爱要知难而攻其难(一九九〇年)苏美销核协定(一九九〇年)生活与志向的自述(一九九〇年)法治(一九九〇年)忧天下之心(一九九〇年)特大喜讯(一九九〇年)天下惟至诚感人(一九九〇年)雷锋(一九九一年)以礼治野(一九九一年)随感十三则(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读《岳阳楼记》感怀(一九九四年)宇宙漫谈(一九九一年)六、回忆录忆母亲忆长辈(一九九四年)自述及忆妻子儿女(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往事若干(一九九五年)七、呼吁之声探讨塑料包装与污染问题(一九九一年)绿色与建筑(之一)(一九九三年)回到大自然去[城市绿化论文](一九八八年)首都绿化建议(一九八八年)附: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复信及影印件为消除化学农药污染而呼吁垃圾处理建议(一九八九年)浅谈改革(一九八九年)农业与肥料的三个重大问题(一九八九年)葬法倡议(一九九二年)绿色与建筑(之二)(一九九三年)化学毒害惨案纪要(一九八五年)预防疾病(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八、记兄弟之情与乡友之情上海之行(一九七四年)登薛母顶记(一九七五年)记我的有力助手耀弟(一九九二年)与广修、广森通信及与老友李培±序诗文来往[钟鉴录编]九、东山诗集——诗言志附:《北岛游记》(一九七八年)十、家信摘录父亲寄往北京钟鉴信(24封)父亲寄往北京孙辈信(3封)钟鉴寄往烟台芝水父母亲信(9封)十一、钟苑回忆父亲、母亲往事片断附录一:延德堂家史(一九九〇年)序说明牟氏源流考略本族历世人物事迹纪略牟氏支谱传承简表(十世至二十二世)[钟鉴据慈父《牟氏支谱》简约成表]附录二:父亲手迹书写《岳阳楼记》写给钟鉴的信(手稿影印件)附录三:仁平书室图书目录附录四:祖辈遗德与亲情慈爱(二十一世孙钟鉴撰)牟氏源流略识[钟鉴补正]延德堂家史与我的家庭出身简考[钟鉴撰]我的父亲、母亲及叔父舅姨[钟鉴追念]我的童年生活[钟鉴回忆]附:钟鉴思亲诗四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