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当代性》的作者赵汀阳于2005年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体系”的原创理论框架,如今十年过去了,《天下的当代性》与天下体系的初步研究在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但在问题的提出、论证和叙事上都有较大差异。 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古代“天下”制度的内涵、外延和实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挖掘其在当前世界现实中的价值并对未来世界展开了预言式的构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书中第二章着力于梳理和重建中国的历史性,提出了“旋涡模式”,将中国的生长方式解释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而天下体系是化解旋涡冲突而兼收并蓄的最优制度,两者配合而形成了百世不绝的基业。中国周朝创制的天下体系对于古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过于超前了,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制度优势。而当今世界面对的是互联网技术主导的全球化趋势,这意味着人们正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开端时刻和条件——新的规则和制度正在形成,这正是讨论“天下的当代性”的意义和必要性。 ----------------------------------------------------------------------------------------------------- 中国是个故事,而天下是个理论。 天下固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概念,却不是一个关于中国的特殊概念,它所指向的问题超越了中国,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普遍问题。天下指的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世界。如果把天下理解为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则意味着世界的世界化。 世界史是一个可疑的概念。人类尚未做到“以世界为世界”,因此,作为世界之世界尚未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史是一种误导性的虚构。 真正的世界史必以世界秩序为开端去叙述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秩序不是某个霸权国家或列强联盟统治世界的秩序,而是以世界共同利益为准的世界主权秩序;不是一国为世界建立的游戏规则,而是世界为所有国家建立的游戏规则。世界至今尚未变成天下,真正的世界历史尚未开始。 未来虽不可知,却无法沉默,那么,一种具有普遍善意的世界秩序就是更值得想象的事情。 —— 赵汀阳
阅读更多